管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对原有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严格工作纪律,强化制度约束。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激励人,使我局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二)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在职能工作上实现新提升
1、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加大执法力度要集中力量狠抓源头,狠抓大案要案,狠抓群众关心的重点案件,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源头打假,抓好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提高执法水平要把科技打假作为提高打假手段重点建设,提高执法打假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辖区打假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执法人员个人,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不留死角,将“五不放过”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打假工作五项制度,即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举报制度、黑名单制度,使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执法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2、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
继续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兴企”战略,提高我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劲引导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实行由事后打假向事前管理转移。以点带面,培育1—2个商品质量信得过超市或商场;在全县范围内培养2—3个产品质量信得过面粉加工企业,1—2个产品质量信得过馒头房,1—2个商品质量信得过农资门市。为广大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推荐我县优势产品,扶优扶强,帮助企业创名牌、创优质产品,推动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在我县经济基础较好的行业推出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力争在三年内再创出2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省优质产品。促进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逐年上升。
3、狠抓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监管
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确保不出现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定人定厂定措施,与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切实担负起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管理工作机制,消除安全监察管理工作上的盲区和空白点;加大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执法力度,消除事故隐患,有效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强化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认真巩固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成果,杜绝新的无标生产企业产生。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年完成制定市级农业标准2项,在年完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三)增强发展后劲,在技术机构建设上实现新提升
1、计量工作
进一步做好计量检定测试工作,加大对强检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计量检定要积极拓宽领域,上设备、上项目、申请认证,逐步向高技术领域发展。在三年内新增温度类计量检定项目,水表检定项目,衡器检定要达到150吨的检定能力。继续发挥好现有计量检定器具的作用,到年,强检计量器具检测率达到95%以上,
2、质检工作
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完善已有的检测项目,夯实常规项目。发展新的检验检测项目,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3、规范检验检测行为,确保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