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原因,邱湖塑料厂这家村办企业基本停产。看着停止转动的机器,对我充满期冀的工人,我倍感痛心,而又不甘心。此刻,江南塑料厂厂长找到我,希望我继续回江南塑料厂,并提出只要我愿意,每月还可增加工资。我轻轻摇了摇头,我不愿我亲手创办的企业就此不存在。我要接手这已停产的塑料厂,我要让塑料厂的机器重新转起来,我要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我决心独自撑起邱湖塑料厂。年,我25岁,已为人妻,且身怀六甲。婆婆反对我独自承担这不轻松的企业,在阳逻港务局工作的丈夫出海未归,他不能给我实质的帮助,父母知道我的犟脾气,无法说服我不办厂。此刻,我知道,邱湖塑料厂如果垮掉,20多个乡亲将会失去收入支撑,村里更会减少收入。我更不愿意我亲手建起的塑料厂从此在消失。事业需要载体,事业需要支撑,女人需要成功,青春需要闪光。危难之中,我没有退缩,我记得一句名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毅然决定,邱湖塑料厂让我一人独自经营,每年交给村里3.5万元。这是我最艰难的抉择,也是我最困难的时机。我没有多少重新启动的资金,原来的打工收入花在了结婚和父母治病。我腆着肚子,找到丈夫的姐姐借款10万元,又挺着肚子来到原先合作过的省外贸公司的一个姓陈的老总办公室,请他帮忙,陈总被我的精神和过去的诚信所感动,决定提前预付30万元货款帮我起步。有人说,女人干事业难,我说,怀着孩子的女人干事业更难。但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我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当我让邱湖塑料厂机器重新轰响时,我已精疲力竭,但是我不能倒下,我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在外奔跑40天,跑来了生产需要的原料,安排好生产各个环节,孩子便在我肚子里挣扎,要来到这个世界,分娩前的阵痛让我撕心裂肺,一名接生的医生告诉我:你是难产,必须马上送医院。丈夫出海依然未归,他不在我的身边,就是到医院生孩子的钱也没有,我姐姐知道情况,紧急将3000元送到了医院,我流着眼泪剖腹生下了孩子。虽然我在坐月子,但我仍然放不下我的厂。休息了33天,我回到塑料厂,回到了的我工作岗位,我觉得塑料厂跟我刚生下的孩子一样重要。我的执着,我的诚信,我的运气,加上工人们的共同努力,邱湖塑料厂由死变活,且不断兴旺。年,我将邱湖塑料厂更名为海华公司,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此时企业员工有120多人,他们全部是本村和邻村村民,望着这些由农民变为工人的乡亲,我倍感欣慰。如今,我看到这些乡亲每月能从厂里拿到700多元的薪酬,我聊以自慰,我觉得,作为一个女人,能够做出这些,人生没有白过,青春年华没有白流逝;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能够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理所当然,是责任和义务。
(三)办厂为百姓,造福为乡亲,这绝不是我华丽的言辞,而是我心所愿。年,一件事情使我改变了坚持5年的招收工人的习惯。原先,我一直要求,公司主要招收没成家且家庭困难的姐妹。1972年出生的邱荣秀,为人做事比较笨拙,丈夫对她不好,婆媳关系紧张,经常受婆婆的奚落,面临着婚姻破裂。一个偶然,我到邱荣秀家找她丈夫做工作,希望他善待自己的妻子,不料她丈夫说:她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我能力也不强,除非你把她招进厂,我可以不离婚。我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他的要求。邱荣秀被招进了公司从事最简单的工作,公司是按计件给工人发工资的,邱荣秀手脚笨,就是干最简单的事,每月也只能挣300元左右。尽管她收入不高,可她丈夫非常满意,婆婆也高兴,认为邱荣秀不再吃闲饭,有了劳动报酬,夫妻关系有了改善,婆媳紧张关系得到缓解。虽然我的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能照顾所有类似邱荣秀这样的女同胞,但是我招收了她,挽救了一个家庭。年,村里有一个叫雷畅的人,天天在厂门口转,见了我以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