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较差一些。20*年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劳累一天已经休息的*,想起了大严村民组*家的房子是危房,赶紧撑着雨伞冲进大雨中,由于泥路湿滑,鞋子掉了,他干脆脱掉鞋子,赤脚来到*家,动员他赶快搬出去,直到把*安排好住处才安心。此后,抓紧改造危房就成为*给自己定下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得知国家对“三农”投入的资金在增加,敏锐反应,立即争取补助资金改建村民住房,20*年底,在*村的东南方,四幢两层小楼房的生活区拔地而起。20*年春节前,包括*在内的26户农民,都住进了上下两层160平方米的楼房。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哮喘病,*知道后,及时带他住院治疗,并预付了医药费用,韩庆江在医院住了38天,哮喘病得到了有效治疗。老韩现在*钢构厂当门卫,一个月能挣500多元钱,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他感叹地说:“我能有今天,
多亏了沈书记!”在*村,村民们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知道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个智障,生活十分
困难,*对关友林特别照顾,逢年过节都要给他家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就连他家的被子、衣服都是*送的。村民殷广勇妻子痴呆,一家四口人住着破房子,生活很苦。*第一次到他家就掏出200元钱给殷广勇,并给他们家照了一张全家福。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老大娘病得较重,*知道后,及时把她送到医院,跟院长说:“老人不容易,尽管给她治疗,账我来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大娘拄着拐杖说:“这拐杖就是*回省城给我带来的,说碰到我时发现那根坏了,怕我跌倒了。”农历20*年三十的早上,*一开门,发现邱世兰坐在门前,以为她有什么难处,忙问什么事?老大娘说要请他吃年饭,*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但又不忍心打扰,连说算了算了,大娘却不依不饶:“二十多年来,我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那可不行。”面对大娘的一片真情,*很感动地吃了这顿极其难忘的年饭,它饱含着一位年迈的*老人对*的真心厚爱和最高褒奖。那天晚上9点多,*才赶到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村干部赵家龙说:“沈书记的房门始终是敞开的,连晚上也不关,群众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直接进到房间。他重情重义,能把一颗心捧给别人,没一点个人计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这样评价他:“*事事想着群众,考虑得周到细致,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他有闯劲、有本事,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20*年9月30日,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村实地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总书记视察*村后,对*村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激发了*村更大的发展热情。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县乡经过充分调研,提出把*村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四型村”战略目标,*带领全村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走上了*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在*的带领下,*开始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但作为农村改革的试验田,过去*村以大包干而著名,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否意味着否定了以前的成绩?一些人的质疑和不理解,让*担负着巨大压力。为了*的大发展,他必须顶住压力。*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优化资源,他引导农民把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出去,并建立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有3000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