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民
*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5年前,他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以来,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思考,大胆地提出了用“三句口令”建设村党支部的思路。那就是:立正——风气正、作风正、行为正,在群众中树立党支部的良好形象;向中看齐——这中就是村党支部,村支部“一班人”要强化团结意识和为民意识,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向前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群众尽快致富奔小康。
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同支部成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强化组织建设,规范民主管理,落实各项民主制度,加大村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带领支部党员和村里的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在工作中,*始终同村两委成员一起,坚持走田间、访农户,倾听农民的诉说,关心群众的疾苦,做到了时时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强有力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爱戴。20*年村党支部班子改选时,*以全票通过,支部成员也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党员和群众的实践表明,村党支部是一个过得硬的好班子。
在*手中,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自上任伊始,*就坚持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记录下了许许多多民情民意。只要群众有反映,哪怕事情再小,对他来说也是大事。谁家婆媳不和了,他就去劝说;哪里邻里发生了矛盾,他赶去化解;什么事情有群众一时不理解,他马上找上门耐心地给予解释……村民们都说:余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20*年,*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修建村组公路需拆迁多处房屋。当时,村中有不少人心存疑虑,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老地方。针对这情况,*带领支部成员深入走访,认真宣传、落实修路拆迁补偿政策,依法维护拆迁村民的利益。他几乎天天守在公路上,向群众反复讲解拆迁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由于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思想工作深入人心,群众的合法利益一一兑现,拆迁群众全都在预定时间内签订了拆迁协议,从而确保了修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便 民
*村地处*乡以南沿s216线5公里,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成败。为了给*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美好的环境,支持*乡申报省级卫生乡镇的工作,20*年,*大胆倡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村率先建立了s216沿线环境卫生10小时动态保洁模式,并投入专门资金,改造和设置了村里的卫生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村自来水管网老化,导致渗漏严重、供水不足和水质不佳,不但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集体和村民的经济负担,*会同支部班子成员,一起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历经4个月精心改造,终于顺利完成了全村“二次改水”工作,受益村民达300余户。为了解决群众用电不足的难题,*又先后提议增设了3个大功率变压器,充分满足了群众的用电需求。
为了让村里的群众买到放心食品,以便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年3月,*多次主动同工商部门联系,在村里专门开设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连锁店开张后,商品不仅有了质量保证,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村的老年人口较多,约占全村总人数的1/5,村老年活动中心因征地被拆后,老年人缺少休闲娱乐场所成了*的一块“心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