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通力协作
*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任务重,是*区至今最彻底的一次文物普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严密有效的组织领导为这次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次文物普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是历次普查中规模最大、动员和参与人员最多、组织机构最严密的一次普查。我们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在区文化体育局设办公室,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专门召开了*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动员大会,强调了此次文物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此次文物普查工作。区文化体育局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全力推动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区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区各社区居委会甚至城中村也以文化站(室)为中心,纷纷成立普查工作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整个普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文物普查期间除有专人陪同普查外,区委、区政府机关领导经常过问文物普查工作,区文化体育局的领导还深入普查一线了解普查进展情况及问题,看望慰问普查队员,各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城中村配合到位,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区根据*市文物局的安排部署进行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大大推进了我区文物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保护和建设的矛盾日益凸现,许多尚未发现或未列入保护的文物资源面临着自然或人为破坏的危险。此次的文物普查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在我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丰富我区城市文化内涵,提高我区城市的文化品味和魅力,进一步推动我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深入宣传,动员广泛,成效显著
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了文物保护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文物普查工作得到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大量深入持久的新闻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和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了市民保护文物的意识,甚至不少市民也自发加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纷纷主动报料,提供线索。普查专业人员深入各地现场,带动和影响了当地群众,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文物的能力及保护文物的意识,可见本次普查既是对我区文物的全面普查,也是对文物工作的全面宣传和普及,社会成效相当显著。
四、认真普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发现了大量种类丰富、价值较高的文物线索。*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田野用时45天。踏查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区的文物普查任务。本次文物普查共记录*区文物点243处,复查74处,新发现169处,其中,遵办留养局章程碑的发现,对研究清代社会历史、收养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乌氏家族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清代晚期回汉关系、回族生活、葬俗等,具有一定的意义。庙后街张氏民居的发现,对研究*市民国时期的民居特点、建筑风格等,均有重要价值。
扎实的文物普查工作,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物工作队伍。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