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多渠道发现优秀人才。近年来,我们发展党员坚持按照“五程序”:1、交朋友、看个人素质;2、学党章;3、组织考察;4、审批入党;5、参加培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几年来新党员年发展率5%,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0%,高、中级职称68%,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支部充满活力。
(二)搞好思想教育。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首先要具有政治头脑、参政意识,这是履行自身职责的最起码条件。按照这一努力方向,我们积极开展多种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如近年来已有60人次被推荐到各级党校、社院学习,我们举办了四期骨干党员和新党员培训班,召开各种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多党合作和党章党史教育,组织《民革章程》知识竞赛,广大党员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和决心。以“简报”作为特色宣传阵地,促进党员的自我教育,**支部在经费严重紧张的情况下,依靠党员的奉献精神,坚持办报,在通报信息的基础上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使党员受到教育。
(三)参加社会服务。由民革市委或基层组织牵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到贫困乡村送医、送药、送科技,为家庭贫困儿童捐资助学。让党员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靠有效机制规范活动开展
要使基层组织增强整体功能,使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就必须要靠制度来规范工作,靠机制来激发活力。我们将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市委会《工作规则》和《机关目标管理任务》,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基层组织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在建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各基层组织结合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也都相应地制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措施和规定。如**支部把上级组织的要求与支部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出《支委班子例会制度》《支部组织、学习制度》《支部组织经费管理制度》《支部提案工作制度》等五项制度,同时还成立参政议政、组织宣传和社会服务三个活动小组。通过建章建制和成立活动小组,使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实施,让党员与支部保持密切联系。
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明确分工联系一至两个支部,按时参加支部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由各支部推选、市委研究确定出每个支部的联络员,便于上下之间及时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四、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建设,靠多样性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一)基层组织生活形式上突出“灵活”两字。1、支部学习形式创新,把学习与议政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一人一提案”、“一支部一精品提案”、“一季度一专题调研”的活动,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民革市委被市政协评为“2000—2002年度提案工作先进单位”,***、***、***支部多次荣获优秀提案单位称号;2、支部间开展联谊活动,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3、举办专题讲座。如:**支部的法制讲座、**支部的健康讲座深受党员的喜爱;4、发挥党员的特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支部的书画进军营、纪念孙中山书画展、送文化下乡;市直支部为福利院、博爱医院送爱心;**支部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慰问活动;**支部到太平镇“送医送药送健康”;**小组发挥企业家较多的优势为支持该县再就业工程捐款70余万元。基层组织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富有意义,激发了党员的参与热情,基层组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基层组织工作中突出“关爱”两字。市委会领导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