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好群众在这场浩劫中蒙受冤屈,惨遭迫害,韩文明没有幸免于难,有幸的是他劫后逢生。当时他为尽快实现“五好”农村,缩小城乡差别,下决心改变环境面貌。他不顾慈母的生死离别,白天劳动,晚上办公。但当时被造反派夺权,带着“现行反革命牌子”游街批斗,以“唯生产力论”的典型为由,与四类分子一起批斗,被打成残废,受到非人的折磨,妻子儿女也受到迫害。
虽然韩文明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造反派的百般残害,但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没有做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群众的事,历史终会还我清白的”。1972年4月被组织上解救出来,重新安排了工作,先后任清水河农场党委副书记、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他努力工作,以此报答党的恩情。他常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我减少了为党为人民做贡献的机会。我将加倍努力工作,报答党的恩情。”历经风霜,仍不改的是对党的忠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痴情。
老骥伏枥功德长存
1984年1月,韩文明光荣离休了。他经常说:“离休了,我还要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的建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他从不打扑克、玩麻将、下象棋,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忠诚党的事业上,努力看书、学习,认真调查研究、写作。用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尚的革命情操,继续关心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促进和硕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离休后,他一是写作。他不顾高龄和“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打断肋骨、打坏的腰伤,不图个人经济收入,担任了和硕县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自费多方查证,反复核实,共查阅资料365卷,写出了3.5万字的党史材料,为和硕县组织史的正式出版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写出了十几本20多万字的文字史料和生产发展史料,为和硕县史志工作做出了贡献。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编写出如下历史资料:
1、1949年--1987年和硕县组织史料。
2、1958年--1966年和硕县红旗公社史料。
3、1972年--1980年和硕县清水河农场发展史料。
4、1949年--2000年和硕县农牧业发展资料。
5、赴北方三省农业发展资料(北游记)。
6、赴南方六省名胜古迹资料(南游记)。
7、《我的平生》(回忆录)等可贵的文字资料。
二是宣传教育。离休以来,到机关、学校作革命传统报告(自己整理的报告材料40多篇),平均每年2次,共38次之多。从不用公车,近的走路去,远的搭车去。
韩老虽然年事已高,可他那颗对党、对人民的炽热深情丝毫未减。却愈来愈感到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做的贡献太少了。所以,他时刻关心着党和人民,关心着和硕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当我到他家里,他还在看2001年和硕县的《政府工作报告》。
当他得知全县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时,他到县委组织部找到刘新华部长,要求到各单位讲课,并领回“三个代表”学习的相关资料,认真学习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不顾自己年老多病,先后到特吾里克镇、县公安局、林业局、塔哈其乡等单位作报告,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如何真正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向广大党员、干部授课,受教育人数达450余人。他的每一次报告、讲课尤如春雨滋润万物,荡涤着人们心灵深处的尘埃。
2000年7月,康农公司二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