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并引进了一批辣椒及茄科类蔬菜种质资源,通过科技交流,正式参加了“国际辣椒试验圃”研究课题。“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使育种研究再上质量、上水平,我同课题组同仁不论刮风下雨,天热天冷,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休息时间基本是在基点度过的,占用星期天加班加点工作的次数根本无法计算,更谈不上对家庭的照顾和对孩子生活学习的关怀,始终如一在农村第一线和辣椒实验田忙碌着,弃小家而顾大家。仅2004年安排种植辣椒试验材料达1300多份,为确保试验研究的正确性,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结果的显著性,需要每天对每份材料系统观察比较记载,尤其在开花、绿熟、红熟等关键时期要详细正确地调查记录,晴天头顶着烈日,雨天靠一把雨伞,坚持在辣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虽然非常艰苦,但我们想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奉献,心里却很高兴。
在荣誉面前,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争不抢。1998年在申报“8819”辣椒品种选育成果时,尽管奖励等次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己也做了主要工作,放弃前位名次就意味放弃了一级工资,但是我还是主动提出将其他同志让在前位,自己名字排在后位;2000年市农业局将我和单位一名同志确定推荐为省“三五”人才候选人,在材料已上报市人事局后,我主动说明了理由,放弃了申报权,给其他同志创造了条件;2003年按照省农业厅要求在我市农业系统推荐一名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市农业局通知单位上报我的单行材料,并及时填表上报,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主动给单位领导提出放弃推荐资格,让其他同志作为候选人推荐上报,使领导和大家非常感动。我认为这样做正体现了共产党员奉献在前、享受在后、不求名利的先进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事业发展。在我国加入wto不久,我们依据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需要,2002年培育出了国内首例富含高生物钙线辣椒“陕椒2001”品种。在酱用辣椒产品急剧升温的情况下,2004年又培育出干鲜两用型辣椒“陕椒168”品种,其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全市乃至全国辣椒产区。
针对西北地区对早熟辣椒品种的需求,我们已选育出极早熟优质04n60辣椒新品系。在线椒育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青(甜)椒和彩色椒以及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现已选育出早熟、优质彩色椒新品系hv3和hv5,适宜保护地专用的青椒新品系青创105,以及国内首创叶片专用型辣椒新品系20pf23和适宜加工专用的高色素线辣椒新品系1个,并贮备辣椒种质资源1600份,同时利用杂种一代优势利用育种,现已测配出辣椒组合55个,有望短期内杂种一代辣椒新品种投入生产。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互助原理研究推广了“小麦、辣椒、玉米阶梯式套种新组合和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农业发展中“粮经争地、两茬争时,有钱缺粮、有粮缺钱”的四大矛盾。在此,我还参与制定出我国首部蔬菜业综合标准《辣椒综合标准》,通过开展辣椒综合利用研究,实现了果实、茎枝和叶片的合理开发利用,拓宽了辣椒副产品的加工领域。因此,我们的工作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1年元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与省市领导一起亲临我市辣椒专家大院和辣椒科技示范园视察时高兴地说:“不要小看这个地方,这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制干辣椒育种研究基地。”近几年来国家人事部、科技部、农业部、外国专家管理局、清华大学等单位领导、学者及兄弟省市同志也多次来我们基点考察指导工作,并给予了肯定。
努力进取,不断提高
为了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与生产紧密结合,使研究成果与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我坚持利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