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她人缘好,德性高,医术精。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不盲目地为某个产妇下定论,从不为其院经济效益而忽视妇幼安全,她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上严格区分和对待,一直努力提倡和实施着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而卫生院自2000年至2008年平均剖宫产是3%,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在经济上使乡卫生院年均少收入几十万元,但在珍爱生命,关爱妇幼的道义上却收获颇丰,人气指数不断攀升。例如有一孕妇因第一胎是剖宫产,很多医院让她在第二胎照样做剖宫产,否则母婴均有生命危险,但病人到乡卫生院后,对其认真检查和积极治疗后使其正常自然分娩,母子平安,既免除了产妇的痛苦,也消除了其后顾之忧,还减少了其较大的住院费用,真可谓一举三得。本乡其里村一名产妇由于急产,还没来得及进产房就把孩子生在了茅坑内,见此情景,不顾一切地爬到茅坑边用手将婴儿从粪便中捞出,当时婴儿频临窒息,她立刻擦去身上的屎尿,口对口地进行了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拍打脚心,终于从死亡线上救治了这个小生命,此情此景,不管是医院的患者,还是婴儿的家人都对此感动备至,竖起大拇指夸赞是“大医精诚”,“当代的白求恩大夫”。2004年11月10日晚上,正在产房接生,她年过九旬的奶奶撒手人寰,全家悲痛万分,她却不能离开产房,守护在亲人身边,零晨四点走出产房时,又从辛曹转来了一位危急产妇,她又投入到紧张的接生工作中,直到上午九时婴儿顺利生下,她才带着疲备的身体离开手术室,她就是这样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精心呵护着每一位产妇和每一个小生命,以宽厚善良的爱,精湛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群众、产妇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
济贫扶困善待老人体现了的善良美德,用医疗技术铸就社会和谐。司马村一位80多岁孤寡老人来她医院就诊取药,腊菊得知老人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从药房取来药免费送给老人,并挑起了义务照顾这位老人的担子,经常为老人送医送药、送油送面、细致无微地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直到老人病逝。
村的老人们经常到协会去聚会活动,逢年过节腊菊主动买一些食品送到老人面前。有的家庭困难的老人到医院取药她从来不收分文,她多次给困难的老人送药送食送现金,解决老人生活困难,84岁的吴凤英老人,常年患病,行走十分困难,来医院看病取药都是柱着小椅子来。总是免费送药,并让丈夫开车送其回家。本村老党员董雪胜的老婆患白内障多年,知道后主动请来上级医院的丈夫,到该家为其做了手术,使其重见光明。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的模范事迹老幼皆知。
出身农家,可她没有忘记农民患者。她始终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神尚职责,把帮贫济困、关心他人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尊老敬老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不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