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社会腐败现象和学到的法律知识,开始为自己辩解,虽然语气还是很强硬,但注意到,刘某对自己的称呼已经言必称您了。这说明刘某的心理制高点已经被压制下去了。
事实终归是事实,再狡猾的辩解也无法掩盖自己的罪行,当刘某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被逐一化解之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时候,话锋一转:“我还没碰到过一个以零口供定罪的案子,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尝试这第一次。”说罢拂袖而去。
“再有半个小时就可以录口供了。”走出审讯室的自信地对领导说。这半个小时的时间是根据多年审讯工作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个缓冲段,目的是让那些心理防线已经崩溃的犯罪嫌疑人有时间再认真地思考自己的罪行,确定下一步的方向,而经过这段思考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更加完全彻底地交代自己的罪行。
果然,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后,刘某传过话来,想跟杨同志再谈谈。面对,刘某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终于供认了全部罪行。一个骚扰一方的重大犯罪团伙因主犯的率先崩溃而被及时摧毁。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的进一步深入,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落马,从昔日的颐指气使到沦为阶下囚的巨大反差,使其中很多人在难以适应的同时,抗拒司法机关的审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往往使审讯工作陷入僵局。而却能运用其娴熟的审讯技巧和深厚的社会文化知识底蕴,一次次地走入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引领他们剖析自身堕落的历程,进而说出自己的罪恶。
一次,奉命进京,参加一起重大案件的预审工作。这次他面对的是一名触犯刑律却执迷不悟,对审讯抵触情绪很大的老干部。接受任务后,并没有马上接触对方,而是把功夫下在了了解这名老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上,并由此确定了审讯方案。
审讯从老干部参加革命谈起,谈到党的历史,共和国多年来走过的曲折历程,谈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回顾老干部自身的成长历程,党对他的教育、培养,句句中肯,发自肺腑。渐渐地,老干部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不自主地跟随着的思路打开了心扉。接着,又把谈话的重点转向了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谈及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两人促膝交谈,使老干部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
但谈话仅限于此,一旦涉及其本人的犯罪问题,老干部又不做声了。却不急不躁,把握好一个节奏,一连十几天的时间里,如春雨润物般地谈心、感化,慢慢地使老干部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懊悔之情溢于言表,终于开始交代自己的问题。而当某一天的审讯结束后,端出了一份特意准备好的礼物――生日蛋糕时,这位老干部的眼睛湿润了,他没有想到,在自己触犯国家的刑律沦为阶下囚的时候,人格竟然还会受到如此的尊重。
一个生日蛋糕,绝非有些人认为的“作秀”,而是多年审讯工作中积累的对于犯罪嫌疑人人格的独到的认识所引发的,它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对犯罪嫌疑人以诚相待的坦荡胸襟,而是使得对方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博大胸怀,从而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罪行。
直到一年以后,那名被判刑的老干部在监狱里还多次托人带话,要求在有生之年要见一见“老杨”,而像这样的事在审结的数百起案件中还有很多,作为一名预审员,用来打动犯罪嫌疑人的除了法律,除了经验和审讯技巧,更多的是依靠他的人格魅力。
走进你的内心
人性总有其善的一面。无论多么罪大恶极的犯罪嫌疑人,也都有其内心脆弱的部分,比如感情,比如亲人,而在审讯中,常常会准确地把握对手内心深处脆弱的一面,一次次走进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一些拒不开口的犯罪嫌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