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系统职员事迹材料3则(一)
我叫,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赢得鲜花和掌声,但是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没有辜负党和部队对我的多年培养,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立足本职,扎实学习,较快完成了从退伍军人到防疫人员的角色转变
我于1995年入伍,在部队中,我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刻苦训练,受到了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学兵”、“训练标兵”。4年的军旅生活,磨练了我不怕吃苦、刚毅果敢的军人性格。年,我积极响应回家号召,回到地方参与家乡建设,被组织分配到防疫站消杀科。分配后,我暗下决心: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定要以军人的标准把工作干好。为此,我始终把学习业务、提高工作本领第一要务,坚持做到三点:
一是扎实学习基本业务,主动购置了业务资料,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自学。同时,参加了成人高考,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二是虚心向同事们请教,每当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其他同事请教,认真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既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储备,同时增近了同事间的友情,搞好了团结。
三是积极参与实践,主动要求下乡开展消杀工作,和同志们一道并肩战斗,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实践锻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本领。如今,我已经从当初的一窍不通成为了现在的业务骨干,成功地实现了角色转变。
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一心扑在事业上
作为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党员,在我心中时刻想的都是工作,而自己家里的事却总是挂不上号。为此,妻子没少数落我,但我始终认为: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参加工作后,父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作为他唯一的儿子,我是不称职的,因为我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抽出时间守在他身边尽孝,伺候老人的事只能交给两个姐姐。年,父亲病危,急需照顾,我深知,这是最后孝敬他老人家的机会,而那时恰逢单位内的消杀科刚刚成立,面临人手少、任务重、工作难开展等一系列困难,同样需要我倾注全部精力。一方面是难以割舍的父子之情,一方面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满情着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仅用晚上时间,抽空陪陪老人,做点简单的家务。期间,没有向组织讲过一次困难,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请过一天事假。当年,父亲不幸去世,当我跪在他老人家坟前,用双手把最后一捧埋藏他的土壤填好后,号陶大哭,只有我清楚,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只有来世才能报答了。
三、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年的防治非典工作是我经历的一场硬仗。当初,面对这史无前例的疫情,我作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担负着防非督导的任务,始终站在了防治最前沿。因为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可怕的疫情,而且深深知道它的危害性,心情极度紧张。但是,想到自己是军人,军人应该以保家卫国、亲民爱民为民为已任,想到在部队训练时奋勇向前的情形,顿时血液沸腾,身先士卒,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在为发热人员门诊时,我整天零距离接触隔离人员,有一次,一位从北京的封闭疫区偷跑回来的人员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这时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医学观察。我说:“我还年轻,参过军,身体比你们棒,不要和我争,我去!”说完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就走了。在疫区消毒时,出于安全考虑,我和同志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