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事迹材料 >> 正文
村干部事迹材料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环境搞整洁,使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乡亲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也让在场的小岗村领头人沈同志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当得知沈同志是省委组织部和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职,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的村干部时,总书记热情地鼓励沈同志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总书记与最基层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让沈同志满眼噙泪,责任油生,“当我握着总书记手的时候,一切艰辛、酸楚、委屈都没有了。”

沈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是荣誉,更是动力,农村有困难更有机遇,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小岗村也不例外,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有发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村。”

怎么让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上,沈同志和小岗人在思考,该发展什么、突破什么?这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沈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拟订了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小岗村将形成“一环两轴一点九区”的规划结构,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包括建筑外立面、村容村貌整治,进而小岗将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铭记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深化改革。沈同志要重新激发出小岗村改革创新的活力。

早在年,沈同志就提出流转村民一部分土地进行整理,田成块、路成网、水灌通,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没想到这个想法让他陷入空前的困境。发展是硬道理,但“摸着石头过河”也艰难。

最难的,是土地问题。

凤阳鼓楼,苍然屹立。“万世根本”——600年的风霜雨雪,让鼓楼上朱元璋亲书的四个大字愈发遒劲而厚重。人民乃国家之根本,土地乃农民之根本。这万世根本,以无可阻挡的力量穿越时空,凝视沧桑。沈同志与它,有过不止一次的对视,每一次,都觉得字字千钧。

村党委副书记张秀华说,当时有人把这种土地流转方式误解为要收回土地,集体经营,许多群众一时想不通,不支持;还有人当天同意签流转协议,第二天就变卦了。

沈同志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流转也是改革。”

一年除夕,张秀华接到沈同志的电话:“我在村里宿舍,过来陪陪我吧。”一进门,只见沈同志眼里含着泪水,委屈地说:“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太难了,村民们不同意。”

对土地的挚爱,如同血液流淌在小岗人的血脉里。作为农民的儿子,沈同志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每一步改革他都愈加谨慎,在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寻找结合点,沈同志冥思苦想。

那年除夕,沈同志没回家,而是挨家拜年,挨户说服。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这个时候,总书记在小岗村的一席话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沈同志心里敞亮多了。

成立村民土地流转理事会,规范流转程序,发挥村民自身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刑警副队长事迹材料
       小学老师事迹材料
       村卫生人员事迹材料
       管理局局长事迹材料
       农行副主任事迹材料
       国税人员事迹材料
       村主任助理事迹材料
       法院职员事迹材料
       邮政局单位事迹材料
       医院护理事迹材料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意见
    新年晚会三句半祝词
    民族宗教局半年办公室总结
    民政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
    社区共青团总结
    举办技师学院实施意见
    创一流业绩迎十七大召开征文
    市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实施办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尝试
    争做四最干部实施意见
    建设集团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方
    干部作风整顿整改工作方案
    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管理办
    领导干部工作日外监督管理办
    干部工作情况公开管理办法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着力打造基层干部队伍工作意
    打造高执行力的干部队伍工作
    事迹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