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 砖混 100 6.2给、排水 生活垃圾处理场用水主要是为垃圾车辆冲洗、降尘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用水,可由邻近山涧引水。 填埋场内和预处理车间的雨水由截洪沟及时导排,以防止污染。 6.3.供电工程 项目区用电主要是垃圾预分选的破袋、筛选和一、二次发酵鼓风、抽风,照相馆明等,总用电负荷为 35kw 6.4.消防 项目区应注意消防安全 ,在垃圾预处理区和填埋区所有的建筑材料要考虑采用耐火材料和相应耐火等级。 6.5.绿化工程 项目区内道路两侧要种植林木以美化环境 ,在填埋场终场后要种植毛竹,既美观又充分利用垃圾场的肥沃条件。 7.环境保护与职业卫生 7.1环境保护 7.1.1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场的污水主要来自冲洗车辆和大气降水 ,由于场内无地下水产生,上述污水可以自行吸收并蒸发 7.1.2废气收集与处理 废气产生于填埋场内 ,由于在填埋区有设置石笼(以织质土工布内装20~40mm 卵石 ),可以使气体及时得到收集并排放。 7.2职业卫生 由于垃圾处理场的劳动条件较差 ,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场填埋工艺填埋垃圾,分层压实覆土。 2.对场内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 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个人卫生教育。 4.强化场内蚊、蝇、鼠的消杀力度。 5.场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口罩等。 8.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1企业组织 垃圾处理场隶属于 *****文明办,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8.2生产组织系统 垃圾处理场实行场长负责制 ,场长下设二个作为组,一个为垃圾清扫作业组,负责乡所在地的卫生清洁作业;一个为垃圾场作业组,负责对所收集的垃圾进行分选、堆肥和填埋处理。 8.3劳动定员 8.3.1工作制度 垃圾处理场实行两班制 ,生产天数为365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由于垃圾处理量的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轮休。 8.3.2劳动定员 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营后 ,需配备工作人员4人,主要安排在垃圾清扫作业、垃圾分选、堆肥、填埋作业区,由于人员少,可以考虑交叉兼职。具体人员分工见下表 人员分工 管理人员 生产工人 辅助工人 小计 清洁工人 1(兼职) 1 2 分选、堆肥 1(兼职) 1 2 填埋、运输 1(兼职) 机修、地磅 1(兼职) 合计 2 2 4 8.4人员培训 在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营以前应当组织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学习国内外垃圾处理先进经验 ,熟悉并掌握工艺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9.项目实施与管理 9.1项目实施 本项目工程实行业主负责制 ,由业主委托设计,筹措建设资金,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执行国内外合同法有关要求,并组织施工与生产。 9.2实施进度安排 2004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3月完成工程设计; 2005年4月工程招标并开工; 2005年底试运行; 2006年3月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为一年完成,到2004年底9.3工程招投标 9.3.1招投标内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招标 工程设计、监理招标、土木结构建筑招标、设备招标、工艺及设备安装招标。 9.3.2招投标组织形式 为保证工程项目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下进行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由乡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进行调控、把握。 一是组成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参与投标者进行资格评审,参加人员为有关领导、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财务经济专业人员, 5人以上单数组成。 二是组成评标委员会,由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财务经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