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万吨。仅此一项就需新增原油运力40万载重吨左右。而且国内原油开采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1993年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创记录的9,112万吨,较上年增长31.3%,仅2004年1-6月份,全国港口接卸进口原油就达5,948万吨,比2003年同期增长39.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1.5亿吨以上。进口
原油的绝大部分将通过水运直达国内港口或通过港口进行中转,这势必将大幅增加对进口原油一程和二程运力的需求。从我国石油进出口运输情况来看:一是近年来,我国出口汽油年约500万吨。2001年中石化出口约250万吨,中石油出口约250万吨;2002年合计约480万吨。根据国内石油消费和生产情况,我国的汽油出口近年来将仍能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述出口,通常用3-4万吨船舶在锦州、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南京等港装货。二是我国出口的石脑油2001年约50万吨,2002年约80万吨,市场基本在日本和韩国,主要在大连的西太平洋炼厂,用3-4万吨船舶装货。三是我国进口航空煤油2002年达160万吨,多用3-4万吨船在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装货,在我国上海、天津、秦皇岛等港卸货。据专家和研究机构分析,未来10年民用航空煤油的消费将从2000年的47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50万吨,2010年的1,050万吨,年均增加约50-60万吨。受国内生产能力和炼油加工产率的限制,预计进口航煤油将继续保持增长,估计每年增加约20万吨左右,因此,航空煤油的进口运输至少不会低于每年150-160万吨的水平。四是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石脑油的需求缺口将不得不依靠进口来补充。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02年进口规模至少达到130万吨,以后将会继续增加,估计未来5年要达到每年400-500万吨的进口规模。除从中东地区进口需要用8-10万吨级的成品油轮运输外,从邻近地区的进口,经济实用的运输规模将是3-4万吨级船舶。五是我国目前每年进口燃料油大约为1,500万吨,多为3-6万吨船舶在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装货进口,超过一半的进口量到黄埔卸货,其余在上海、深圳、厦门、宁波、南通等港卸货。从我国邻近区域的成品油和半成品原料的运输市场情况来看:不考虑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石油产品需求的增加,按2000年的实际进出口统计水平考虑,本区域的燃料油和石脑油需要大量从区域外采购运输,燃料油区域外进口量达到年2,500万吨,石脑油区域外进口量也超过年2,500万吨。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估计主要从新加坡向南亚地区运输和出口。可见,本区域的石油运输市场发展对运力的需求是较大的。本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长江南京以上原油运输业务,近二年长江石油运输收入平均约为5.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左右,主营业务结构过于单一的风险仍然存在。同时,沿江石化企业为了实现发展战略的需要,拟计划在长江沿线修建原油输油管道,管道运输的替代风险已经明朗化。在沿江管道建成后,预计将减少公司现有长江石油运输量的70%即约1000万吨左右。因此,公司为规避市场风险,完全有必要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快速扩充海上运力,增加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从国内外贸成品油轮船队情况来看,中海油运、油运公司及南京水运将是3-5万吨级清洁成品油运输的主要国内承运人和船东。三家公司目前现有船舶50艘,运力合计132万载重吨。这些船大多吨位偏小,老旧严重,1976年以前建造的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