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学习辅导材料
尤其要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认为要把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摆在首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
(四)认为切入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因为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要尽力避免因阶层之间的关系不顺尤其是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转化为社会冲突。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各个社会阶层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同时,应该使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我们社会这大家庭中。
(五)认为切入点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对于发展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而发展必须体现为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好,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
因为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另一种观点认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都很明确,但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署还不是非常正确,有必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部署作出规范化的表述。
《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