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严打”,一次“集中整治”,都可能使社会治安在短期内迅速得到一定好转,但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个过程。它需要对法治理念的长期坚守,需要点滴进步的日积月累。因此,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重点要长期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群众技防、人防、消防水平和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有安全感。要有效遏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使黑恶势力和“黄赌毒”得到有效遏制。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和加强社会救助保护网络建设,切实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要加强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尊老爱幼宣传教育,关注并迅速处理虐待老人,家庭暴力,遗弃、虐待或侮辱残疾人事件,尤其是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要普遍设立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查处企业使用童工现象,真正使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得到扎实落实。三是要狠抓法律援助与法律宣传工作的落实。要经常性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对民众重点普及依法维权知识,对政府工作人员,则强调依法行政,以贯彻“法治政府”的理念。同时,要求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不仅“知法守法”,更要“知法用法”,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要普遍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基层法律热线和民调组织,切实在广大群众中开展法律援助和服务。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要积极推行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建设与管理,依法执行社区直选制度,建立健全以居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居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建立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
三、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良好的信用是城市的“金字招牌”,经济要长足发展,市场须有效规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是经营城市的特殊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行为的主体。因此,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以铸造诚信为重点,以营造市场环境为手段,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引导企业自律、自警、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市场竞争,塑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为市民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要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要迅速建立和完善政府诚信体系、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搞好信用建设试点,逐步在形成较为完善的信用备案制度和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和失信惩罚机制,弘扬以诚信经商为本、文明诚信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加强行业自律,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和服务承诺制的建立,使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得到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二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立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打击走私贩私的举报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监控,集中力量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三要加强“窗口”行业的监管。”在“窗口”行业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扎实开展“窗口”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提升市民群众对各“窗口”行业服务的满意度。
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是民心工程,是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