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建设。通过文明城市建设这个有效载体,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规范市民的行为,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还可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市的道路交通、市容市貌、园林绿化、供水排水、通信传递等设施建设,使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一系列的文明素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不断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现代城市意识,为塑造现代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极大带动了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促进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蓬勃兴起。
二、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更快更好发展。我省经过2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我省正从一个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特别是“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纵观我省各个城市的现状,品牌还不响,知名度还不高,尤其是一些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与一个现代化文明城市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省的科学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我省高素质的人才还比较匮乏,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传统、守旧,改革、创新的步子较慢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阻碍着我省现代文明进程。可以说,城市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实力、水平的竞争,而且更是环境、文明和人才的竞争。这是一个地区有没有凝聚力、吸引力的前提,也是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本”。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它始终把人的素质提高作为第一任务,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以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是实现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载体和渠道。它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所有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就我们这个中原大省而言,可以说正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城市凝聚力、吸引力,促进自身发展的理性化思考的结晶,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然选择。
三、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载体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表现着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前进的方向。河南作为一个中原内陆省份,要想寻求新的突破,创造新的优势,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探索新的路子。近年来,我省确立了“中原崛起”发展战略,得到了全省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崛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要靠工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而且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来保证,有一个高素质的干部和市民队伍来支撑。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为我们找到了实践的渠道,它能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最大程度地激活社会发展的各种元素,共同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生活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