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造林、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为重点,加大整治农村环境,全力营造“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鼓励“三资”投入绿化造林,培养和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建立健全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搞好河道清淤疏浚,改善河容河貌,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加强水污染防治,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垃圾袋装化,合理布局镇村垃圾堆埋点,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和无害化水平,继续做好改水改厕、路面黑色化、矿山整治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制定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畜禽粪便承载量的控制目标,切实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第四,提升“四个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抓住发展这个根本,坚定不移、一心一意抓发展,确保我市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目标,坚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主动适应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机遇和要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挥优势,营造特色,加快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道口经济、中介经济,加快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大力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首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促进就业、健全保障、强化帮扶等实事工作,同步提升农村富裕水平,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好“百村奔小康”工程,确保全面完成三年目标任务,促进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进一步提高强村富民水平。继续推进“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促进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三是大力提升民主法制水平。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做到依法办事、
四是大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继续做好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快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深入开展“文明户”、“新风户”、“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创评活动,切实加强村民学校、家庭学习中心户的建设和普及,进一步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千方百计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形成务实进取、邻里友爱、和谐团结、健康文明的良好村风民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稿党员培训辅导材料》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稿党员培训辅导材料。
转载或摘录请<<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