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推进警力下沉经验总结材料
到公开、公平、公正,是事关改革的成败所在。该局在选拔使用所队领导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工作负责、对干部负责、对民警负责的统一,始终坚持了四个标准。第一看政治表现。近两年受过党纪、政纪处理的一律不能担任改革后的所队主要领导。第二看素质。该局专门组织了任职专业必备知识考试,素质不过关的一律淘汰。第三看工作。在该局绩效考核中排名靠后的不能胜任所队主要领导职务。第四看民意,民主测评不过关的不考虑使用。根据上述标准,真正把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正派、
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所队长工作岗位上来。在所队班子的搭配上,该局党委充分发扬民主,主要领导充分征求了党委成员的意见,始终坚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公安事业发展的原则。在去年10月规模最大的一次机构精简中,先后与81名正科级干部进行了面对面谈话,直接征求他们本人的意见,使基层领导干部在组织安排、个人特长、个人意愿等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原分局监察室主任杨克欣、副主任牛树茂、原治安治理大队长赵勤自愿退出现职,该局安排其到后勤基地工作;原分局指挥室主任杜喜禄因身体原因自愿退出现职,该局安排其到保安公司任职,充分发挥其个人特长。原政治处副主任王继光自愿退出现职,主动要求到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从事具体工作。该局对主动退下来的老同志实行了“一切待遇不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干部如此,对民警也是如此,该局党委对调研中发现的11名长期患病的民警,一律调整到工作相对较轻或离家较近的单位工作;对内勤等热点岗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对个别所谓不受欢迎的民警,坚持给机会,给出路,一次机会不行就多次给机会,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原巡警大队一民警,先后调整了四个岗位,最后在看管所找到了合适的位子,今年3月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看管系统先进工作个人。四、坚持人要下沉,心要留住,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努力为基层减负降压。一线所队工作任务繁重,民警工作辛劳,压力很大。在警务机制改革之初,民警下到了基层,沉到了所队,但很难排除有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使基层实实在在拴心留人,真真正正干事创业,该局实行了全员绩效考核,每年拿出110万元绩效考核专项奖励基金,重奖派出所、刑警队、巡警队及交警队等一线民警,最大限度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严格实行了“五减少”、“四全部”、“三关心”、“两交流”、“一维护”、“一倾斜”的工作措施。“五减少”即第一,减少非警务活动。对非警务活动,一律由政委把关审批,为基层建起了“防火墙”。第二,减少会议。分局专-cnwmz.com版权所有!门出台了严格的会议治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限制部门会议,杜绝多头开会、重复开会。第三,减少文件和纸质材料。除涉密内容外,该局文件一律在公安网上刊登,各基层所队的上报材料和工作报表一律通过公安专网上传分局。第四,减少检查和考核。上级部门到基层检查、考核时一律在食堂就餐。第五,减少台帐报表。社区民警的工作台帐由16种减少合并到10种。“四全部”即从2005年10月份开始对罚没款实行全额返还;派出所民警的差旅费由分局按规定全部报销;所有派出所必须为民警发放值班和加班补助;民警在食堂就餐全部免费。“三关心”即:切实关心民警身心健康,切实关心民警住房问题,切实关心民警个人困难。每年组织一次全警体检,与山西省警官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警官学院教师既通心理保健又懂公安业务的优势,在公安专网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专栏,为民警进行心理诊疗,排解工作压力。动工兴建了两处住宅楼,最大限度地解决民警的住房问题。建立了所队教导员“五知五把握”、“十必谈十必访”的知警忧、解警难长效机制,制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