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10多个预案。全街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2009年5月1日,辖区内碧蓝映居在建工地发生劳资纠纷,90多名建筑工人情绪激动,计划聚集堵马路、拉横幅。街道办事处获知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维稳应急队员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开导聚众的人群,控制情绪,依法处置,稳定局面;同时迅速组织开发商等单位协调,使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抓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作为应急工作的重点措施,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互相配合、整体提高”的理念,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目前,街道组建了8支应急专兼职志愿者队伍共600多人,即抗洪防汛应急救援分队、维稳应急分队、义务消防队、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劳动监察中队、城管协管队、治安联防队、出租屋协管队。8支应急队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实施联动。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街道还着力抓好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每半年举办一期的应急管理培训班,强化预案和法规的学习;通过演练提高战斗能力。街道每年举办一届消防运动会,辖区内各单位都派出义务消防队员和应急队员参加各类型的灭火比赛和观摩;每年均组织一次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员全部参加的联合演练,大大提高了救援人员素质。2009年6月23日,街道抗洪应急救援队参加北江大堤防洪抢险任务,被上级部门评为“海珠区抗击特大洪水先进单位”。2009年,xx西工业区宿舍和同福西路民居先后出现火警,街道应急救援队员救援能力过得硬,及时采取措施扑救,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抓宣传,提高群众应急能力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处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群众,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应对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认真开展群众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街道建立了市民学校和法制学校,每月举办一期应急知识培训课,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等;通过互联网、宣传墙、巡回图片宣传展等多形式开展宣传;上门派送应急知识小册子。2009年下半年,街道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辖区22596户住户逐一上门进行全面摸查,并逐家逐户派送应急知识宣传小册子;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之际,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普及群众应急知识。
五、抓信息,抢占应急工作先机
信息报告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街道投入40万元资金建立路面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8个,在辖区内的宾馆、酒店、超市等内保单位分别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50个,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街道成立了一支120多人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队伍,成员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社区义务调解员、大楼管理人员、居民小组长、退休人员以及辖内机团单位、大型商场、建筑工地、酒楼的有关人员。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和奖励制度,社区实行了信息月报和特护期日报制度,对不稳定因素进行定期督办,建立“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和全面收集社情动态与民情民意,为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对辖区内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如2009年6月,一名信息报告员反映,辖区内保利丰花园三期楼宇有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