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法问题,谈一些体会。我认为,在工作方法上,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一是威与信。为什么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家爱听,有的大家不爱听,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群众心目中有没有威信,所讲的话是不是令人信服。做工作需要威信,缺少威信,便没有自信,底气不足也难以做好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如此。威信从何而来?它贵在一个“信”字。听其言,观其行,是人之常理;言必行,行必果,是人之所望。如果我们做基层工作言而无信,虚于承诺,或者以大话、套话、空话,甚至假话搪塞、敷衍乃至欺骗群众,群众就不会买你的帐,你也就不会有威信。久而久之,连正经八百的事情也搞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上情难于通达,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失信于民,无异于拒之于民。由此可见,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空洞的说教替代有血有肉有内涵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失信于群众至关重要。那么“信”又从何而来?来自实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话要实在可靠,办事要真心诚意,待人要襟怀坦荡,做人要光明磊落,要想群众之所想,群众才会信赖你。“信”还需要良好的作风支撑。只有从自身开始,实实在在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搞花架子,功夫下到了,威信也就在其中了。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作风,工作难做不说,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及,思想政治工作也就难于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是讲与听。思想政治工作说白了,就是针对基层干部群众思想中的种种疑惑、偏差、矛盾,借助思想教育的载体和方法,疏导他们的胸臆,引导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树立信仰,同心同德,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与工作。你必须了解基层群众,想知道干部群众心里在想什么,就要让群众讲话,听取他们的呼声和不同意见,并积极引导。营造氛围让群众有话可讲,有话敢讲,固然重要;对群众的话要真心听、耐心听,听全、听完更为重要。有爱听的欲望,还要有爱听的本领。基层一般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高低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性格习惯千差万别,讲起话来不拘一格。有讲对的、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讽刺的、消极懈怠的、转弯抹角的。作为党员领导,身在群众之中,就得有耳听八方的本领。不因其先进而只听其一方,不因其落后而拒之于千里,不因其顺心遂愿而喜形于色,不因其忠言逆耳而耿耿于怀。这样喜纳群言,就能广开言路,上善若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整个部门的工作局面就会生动活泼。
三是言与行。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讲的就是言与行的关系。言与行,关键在于行。有人说,现在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似过去鱼水般亲密,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出在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群众心中有杆秤,对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清清楚楚。如果遇事当前你先替自己打算,以个人为中心,以利益为半径,群众就不可能支持你、拥护你,甚至会反对你。哪怕你调子再高,口号再响,说的再动听,也无济于事。因此,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实践者,才是最重要的、最具说服力
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疏与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封建残余思想有着很深的痕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