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我场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原盐生产能力的每一次突破,企业经济效益的每一次提高,无一不是思想解放、大胆创新的结果。我场的生产能力六、七十年代是二、三十万吨,就是在八九年产量过百万吨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今天的产量能达到万吨,接近万吨,这是生产工艺、设施改造、管理方法一次又一次不断创新的结果,同样,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那么在不长的几年内,实现肖董事长提出的原盐生产能力达到万吨的目标不是可能会实现,而是一定能够实现。当然,创新的历程也表明,一个正确的结论往往是经历多次错误认识之后才能形成。这就是要求我们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建立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更快发展。
三是塑造学习形象。党的学习,是通过每一名党员的具体形象体现出来的。一个光彩夺目的共产党员形象,就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旗帜,共产党员能否着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塑造,关系到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塑造好党员的先进形象,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到“三个树立”。
一是树立为民形象。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自觉从职工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坚决反对脱离职工,高高在上,损害职工利益。这就要求要做到坚持原则,公正处事。一个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不出于公心,是不可能做到坚持原则、公正处事的。只有摒弃私心,一心为公,做人才能立得住,为官才有好名声。现在有的人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怕打击报复,遇见矛盾绕道走,处理问题和稀泥,说到底都是私心在作怪。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无畏。只有丢掉私心杂念,堂堂正正做人,做堂堂正正的人,才能赢得职工的拥护和支持。按原则办事,不仅能够减少矛盾,降低工作难度,而且能够树立领导干部公道正派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坚持原则面前人人平等,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要讲公平、讲公正,不循私情、不谋私利。有的党员干部总想当老好人,这个不得罪,那个不愿惹,到头来,矛盾解决不了,问题堆积成山,事情越弄越糟。久而久之,大家都会明白,老好人并不好,老好人私心重,老好人不是好领导。对搞歪风邪气的人,就是要得罪、要批评、要斗争。这样的人得罪了一个,就能赢得多数人的支持。
二是树立务实形象。求真务实,既是一个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思想作风端正不端正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来说,干工作就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靠这个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务虚功,图虚名,只能是损害企业形象,损害职工利益,到头来也害了自己。尤其是现在,更要保持清醒头脑,更要坚持实事求是,更要注意鼓实劲、办实事、说实话、报实数、求实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多点务实、少点务虚,多点实干、少点空谈,多点扎实、少点浮躁,我们的企业就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关于务实,对一个人来说,还要谦虚谨慎。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曾经说过:“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一个人来说,“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只有勤勤恳恳,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使人有定力,有主见,才能使工作干得稳重,干得踏实。
再谈细节问题。细节问题不小,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平常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讲,并没有很明显的差别,但在细节上却有天壤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