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决定,从2008年9月起,我们在全党范围内分三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活动刚刚结束,中组部、中宣部随即在京召开了“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对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上级精神,我局在6月初正式出台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创先争优活动正在系统上下深入开展中。
那么,创先争优是一项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又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是什么?特别是作为一个基层单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怎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实实在在地取得成效?今天,我想利用一个半小时时间,围绕这些问题和大家一起作个交流。
“创先争优”的全称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所作的政治报告的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一条中有一句话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第五条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在党的十七大中,“创先争优活动”是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同部署,紧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后全面启动的,是继续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统筹推进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的重要活动。所以我个人认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对这句话,我们要怎么理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解读:
第一,创先争优活动是对党“重视和做好经常性工作”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开展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而且还是一个优良传统。实际上,经常性工作是贯穿党的全部奋斗历程中的,不是从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集体才开始做的。
毛泽东在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中曾经说过:“不是一次动员就够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是经常的”;“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就是说,在战争时期,战争的政治动员是我们党的经常的运动,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邓小平也曾经指出:“经常工作中有政治,有思想”,“一切工作的成绩,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基础”;“现在党的工作,群众工作要着重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
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重视经常性工作这一传统。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曾明确指出:“要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2006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强调“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党的全部历史经验表明,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经常性工作这个根本。什么时候经常性工作抓得好,什么时候党的战斗力就越强,党就越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党的主张就越能够得到贯彻。
相反的,如果不做这个经常性的工作,我们党可能就成为现在的苏联共产党,可能就已经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共产党最终失去了执政地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一个侧面上分析,忽视了对全党和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