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旨,××村彻底地改变了破烂不堪的村容村貌。
二、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村两委会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
农村基层工作每天与农民打交道,农民最厌烦村委会工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村两委班子牢牢把握村民的“脉搏”,各项工作开展都是有始有终,绝对不允许半途而废。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也是这样。自1996年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来,××村始终坚持设专人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始是专职副书记抓,副书记编制撤消后,专职党建委员抓。
始终配备专人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杜绝了工作中出现的虎头蛇尾现象。
三、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群众自发组织相结合,做到“有付出就有回报”。
随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村上下涌现出了“学、比、树”的喜人局面。学,就是学文明人,做文明事;比,就是比先进,找差距;树,就是树××人的新形象,树××村的新品牌。
随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村涌现出了九支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达到了一组一支,长年累月地活跃在村民组当中。这九支秧歌队,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为××村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起到了义务宣传的作用。为了将这一喜人局面深入持久地维持下去,从2003年开始,××村集体每年都拿出4500元,用于回报秧歌队员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所付出的汗水。同时村委会及时地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模范通报给秧歌队,通过秧歌队自编自演的节目进行宣传,达到家喻户晓。
由于村民素质的提高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现在××村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队伍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越来越大,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不良行为几乎绝迹。
四、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农民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一个贫穷落后的村,不要指望那里人们的精神境界有多高。十年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始终将创建活动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与形成本地产业优势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创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不误。
××村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村两委班子分析现状找出路,变劣势为优势,依靠荒山出效益,以果树生产为龙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先后引进艳红桃、“寒富”苹果、“明珠”梨、“爱宕”梨等12个品种。为使村民对新品种认可,村两委采取“一讲二发三看四试”的方法进行推广,即一是召开党员、联户代表和果树大户进行宣传讲解;二是逐户发放新品种资料;三是组织党员、联户代表和果树大户去参观学习;四是对村干部和果树大户先行试栽,试栽成功之后再进行推广。特别是“寒富”苹果,仅2003年春就栽了250亩,23000株。同时大量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使果农收入提高8%-10%。
在怎样引导、组织村民致富上,××村抓住××区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有利时机,做出了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发展规划。围绕规划,××村投资25万元修了引水上山工程;投资200万元搞环村油路工程。现在园区有果树3000亩,无公害水果年产量达到150万公斤,产值200余万元,其中燕红桃、北京1号梨、寒富苹果等品种已远销俄罗斯、黑龙江等国家和地区,现有杜鹃花日光温室150栋,占地380亩,年销售成品杜鹃花80万株,销售额480万元,95%销往外埠,少量销往日、韩等国家。××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