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了道路运输市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业管理为主线,积极利用市场杠杆,合理调整运力结构,创新行业管理,增强服务职能,促进了道路运输市场的优化和规范。
一是合理调整运力结构。根据全国治理超限超载形式和运输市场规律,鼓励引导运输企业和运输业户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调整优化客运线路,增加客运车辆,更新客车,提高安全性能,全县道路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不断创新行业管理。学习借鉴泰安、滨州等地先进管理经验,逐步推行交通管理、农村客运管理、农村公路养护、交通稽查“四位一体基层交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管理与服务对接,有利促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源泉管理日臻完善。交通管理实现由路检路查向营运车辆源泉管理转变,交管所人员走村入户调查辖区运力底数,建立健全了运输管理台账,稳定了交通规费征收费源。
四是行业管理服务规范。在严格执行运输车辆开业、歇业、停业规定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减免年审费用、登门入户服务、设立征收网点等措施,达到了以管理促征收,以服务促和谐的良好效果。
五是双超治理成效显著。借助全省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和联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的形势,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对联合执法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执法场所建立了治安室。通过共同努力,车辆超限超载率由治理前的80%下降到6%,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减少,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维护了路产路权。
六是路政管理力度加强。通过改革完善了路政管理体制,增强了路政管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厉查处超限车辆绕行农村公路等各类案件,结案率达到了100%,有效维护了全县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
七是建立完善交通稽查诚信服务机制。交通稽查大队从规范执法依据、程序、文书入手,政务公开、风纪严谨、动作规范、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做到执法有依据、处罚按标准、程序适用合法、文书适用得当,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深化“双通”工程,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上半年,我局把继续深化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两项民心工程当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心。重点做好103.5公里的农村公路改建(其中,县道60.6公里,乡道12.9公里,村级公路30公里),7座农村公路危桥改建和一座新桥建设、6处乡镇客运站的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公路改建。1.7公里的梨园观光路已竣工通车,该路的通车,标志着从天沐温泉度假村—武训纪念馆—梨园风景区—萧城遗址—鲁西北地委旧址精品旅游观光线路的形成; 35.9公里的堠码路和23公里的岳杨路已完成路槽整理、灰土补强工序,进入二灰碎石施工程序,其中,堠码路完成二灰碎石施工5公里;村级公路已完成灰土基层15公里,摊铺油层5公里。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桥梁建设稳步推进。当前,新建工业园区桥和7座农村公路危桥图纸设计已经完成;桥梁改造工程招标工作正在积极运做,即将开标建设。
不断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新机制。今年,对7座农村公路危桥配套建设资金,实行了先由所在乡镇筹集,无力筹集的由县财政直接从乡镇转移支付资金中划拨的筹资新机制。
三是乡镇客运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