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及时总结典型经验
,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发各党组织和党员参与争创活动的积极性。首先选准配强示范村领导班子,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到示范村任职,使示范村班子平均年龄降到了33.6岁,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其次狠抓阵地建设,一方面要求示范村创造条件建设规范的办公场地,做到有学习活动室、有规章制度、有宣传牌子、有规章制度、有主题活动。为了把阵地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们把阵地建设纳入组织工作目标治理内容,统一规范了版面和图表,建立了检查考核机制,促进了阵地规范化建设。据统计,近年来,各示范村用于阵地建设的资金达100多万元,一批上档次、功能设施齐全的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三是找准结合点,做活发展文章。尧勒其拉、迪汗拉等村先后创办了砖厂、加工厂、建筑队等,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第四是宣传了一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推动了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党建工作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乡17个行政村已达到“五好”村党支部标准,实现了“满堂红”。
(三)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巩固班子建设的重要措施,以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目标,狠抓党员教育治理。
一是重点突出,加强教育。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以乡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采取集中辅导、参观考察、电化教育等形式,在党员中重点开展了党的方针政策、党性宗旨、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并根据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的差异,突出重点,分层施教。对思想保守、无创新精神的党员采用集中办班、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使他们学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近三年,乡、村两级共举办各类形式的党员培训班20多期,5000多人(次),举办科学技术知识讲座近10期。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服务基地10多个,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200多户,全乡90以上的农民党员把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
二是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我乡现有养殖、运输、杏子等协会,依托专业协会建立党群共同致富联营体,通过支部加协会的做法,引导党员在主导产业发展中找准位置,在带领群众奔小康中做表率。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的一些实际困难,使党员在党群共富产业化经营中起到了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
三是发展党员严把“入口”,疏通“出口”。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及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培养和吸收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较好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分布结构。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不发挥作用、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给予处置,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四)注重实效抓载体,“双培双带”工程稳步推进。
一是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把“双培双带”工程纳入了党建目标治理责任体系,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考核考评办法,把“双培双带”工程与干部党员的政绩考核相挂钩,明确了乡村党组织负责人搞好“双培双带”工程的责任。要求乡各相关部门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抓好本职工作。全乡形成了由乡党委统一领导,书记牵头抓总,各村、站(所)广泛参与,乡党委和村支部具体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