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然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单是人才自身的问题,首要的是领导干部和领率机关怎样识才用才的问题,它同时又是检验领导作风的一面镜子。作风正,识才用才出以公心,则群贤毕至,凝聚军心。反之,什么样的凤凰台也难以招徕人才。**军区某部党委把人才建设问题作为突破口,深入思考改进领导作风的课题,力争多一些办法,快出人才。其思路和作法,不仅使人才建设受益,也给各级党委联系具体工作实际改进领导作风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值得借鉴。
作风正,识才方能看不走眼
**军区某部是个人才密集型单位,过去4年,这个部队连年被评为“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共取得97项科研成果。科研离不开领军人物,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难在哪?部队长王海洲有一番见解:“伯乐识才不难,难的是用好风气实事求是论才、选才。不把人才看走眼,不光靠眼神,更靠一颗公正之心。”
科长朱碎焕曾在离机关400公里外的一个山沟里搞农副业生产,因生产不景气,向领导递交了转业申请。部队领导找他谈话时发现,朱碎焕在网络建设方面有深厚的理论根底,是部队信息化建设难得的急需人才。随后,朱碎焕被任命为科长,挑起了部队网络开发的大梁。这一调整,让朱碎焕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他因成绩突出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成了远近闻名的科研尖子。
好作风使党委领导识才用人慧眼独具。那年,工程师谭剑在研究某项通信新技术时几经周折,无功而返。然而,谭剑不言放弃,仍坚持攻坚克难。这时,部队党委一纸命令,将其提拔为科长。失败者为何还要重用?政委戴社民说:“执著是成功者的共同品格,瞄准目标有不服输的劲头,总有一天会成功。”果不其然。两个月后,谭剑的科研项目终于获得成功,后来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风正,育才总有过人高招
育才需有育才之法。高招从哪来?回答这个问题,部队党委没有就招论招。部队长王海洲说:“好作风出责任感;责任感强,育才办法才多。”
学员段峰毕业分配到该部,部队领导发现他在电子工程方面有专长,便在当年底将其送到某培训中心强化训练。电子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该部又将段峰送到上海一家电子研究所深造。去年4月,段峰再一次踏上北上的列车,赴某研究院学习电子通信新技术。毕业6年,段峰共取得7项科研成果。
工程师孙越性格内向,不愿意跟别人合作。副政委虎守宗耐心地给他讲合作的重要性,给他传授与人合作的方法,对其进行情商培养,效果立竿见影。去年,孙越与战友共同研发某新型信息化设备时,主动与大家密切协作,半年就取得成功,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庆功会上,大家给孙越多加了一个荣誉:优秀合作伙伴。
瞄准专业发展趋势超前培养人才,也是该部领导的育才高招。他们精心挑选,将5名有潜力的年轻技术骨干选送到清华大学学习网络新知识。去年,这些干部学成归来后,1个多月就完成了对网络通信手段的数字化升级,使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
作风正,用才胆魄振军心
董晖2009年7月调到该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4个月就开发出3种新技术,使工作效率翻了一番。部队有两个主战设备性能不兼容,制约系统的整体功能。董晖在工作间捣腾了两天两夜,攻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