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我们两委班子成员在镇农科站的指导下,多次前往辽宁等地取经,终于在2002—2003年度试验野茄子稼接技术取得了成功,使每亩地的产值比普通茄子高出3000—5000元。目前,茄子嫁接面积已经发展到100多亩。这个科技项目在2008年获得了全市科技成果奖。
在形成了茄子种植主导产业的同时,我们又抓住全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大好时机,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搞奶牛养殖。目前,全村已有奶牛养殖户53户,有奶牛150余头,奶牛业年收入为60万元,并建立了标准化奶站一座。奶牛业已经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又一个支柱。另外,还有部分村民发展起了养鸡业,目前形成规模的有3家,养鸡35000只,年收入1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超过了3万元。
三、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大小康新村建设力度,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美化群众生活环境,村两委班子根据集体经济实力,初步制定了小康村建设“三步走”发展蓝图:第一步,借东姜村至前曹村公路修建之机,先硬化通村路、村内路;第二步,翻建村部,建文化娱乐广场,增设自来水工程,绿化村内所有道路;第三步,统一群众每家每户的院墙,做到整齐划一,建标准化厕所,并争取上级开发资金,使所有耕地全部用上管灌节水工程。这个规划得到了镇党委的支持,也得到了所有党员、群众的认可。2008年,第一步规划得到了实施,村内所有街道全部硬化;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道路绿化、美化及自来水工程、休闲娱乐广场建设,改建了村部,并新增机电井20眼。截止到目前,13条街路已全部硬化,其中3条柏油路2000米、10条砖路6000米,动用土石方15000立方米,用红砖130万块,总计投入130余万元。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道路硬化,给村民出行、蔬菜运输带来了极大方便,村内无积水、无杂物、无乱堆乱放现象,人们真正享受到了小康村建设带来的成果。现在的东姜村,路、树、沟、墙基本达到了“三有四化五配套”的标准,办公室宽敞明亮,广场平坦宽阔,街道绿树成荫,砖瓦房达98%,人均住房面积20余平方米,电话入户率达95%,村口有高大的门雕,村内通邮、通电、通车,有活动室、卫生室、农牧民技术学校,走进东姜村,就能给人舒适、亲切、豁然开朗的感觉。
目前,东姜村小康村建设“三步走”发展蓝图在两年内已经完成了80%,秋后,所有的耕地还将全部安装上管灌节水工程。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有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东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