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我们提出:以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以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修为先导,科学调整村镇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同时积极探索“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办法;以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为重点,启动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植具有具有济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一系列事关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全部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在此基础上,市委农工办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综合,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20**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以市委今年1号文件下发。
三、强化督导落实,突出实践特色,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
市委农工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更加注重强化督导、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在推进农业农村科学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督促指导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承担着一系列重要的具体工作任务。4月中旬利用两个休息日的时间到12个县市区的14个新型乡镇建设试点镇进行督导调研,发现问题现场纠正,如违法占地行为等,同时对社区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提出了建议。目前14个镇区(园)合一新型乡镇区划调整、行政资源整合、部门职权下放等重点任务已全部到位,规划修编全面展开,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框架初步拉开,新型乡镇财政、社会事业、行政管理、土地和金融等5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并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力初步显现。
二是督促指导百村示范和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作和后进村部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主题活动,4月上旬深入12个县市区的驻村帮扶点进行了督导调研,及时指导干部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
三是督促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启动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建设。围绕建设济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市委农工办充分发挥农口综合部门综合协调、组织指导职能,从全市现代农业全局出发,帮助指导农口有关部门制定济宁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工作任务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督促各归口部门切实履行职责。
四、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保障机制
市委农工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主任负总责,各位副主任分工负责所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将廉政建设与分管工作一起考虑、一块部署、一并落实。二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大力弘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