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设立的企业服务局接手,常年为企业服务。开发区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多职,工作上从不分什么分内分外,在企业开工开业时,上百人在开发区食堂就餐,服务人员完全是机关干部。哈师大决定在利民开发区建校后,开发区管委会就承担了全部手续的办理工作,采取边办手续边建设的方式,紧用180天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和6000名学生的迁入,创造了我省建设史上的奇迹。
3、改革项目收费,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阿城市在政策环境建设上,特别是在收费政策上操作性极强,给人的启发很大。阿城市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期间实行统一收费,将原按投资总额为计算依据,改为按每平方米为计算收费依据,现每平方米建筑工程累计收费100元。为鼓励投资者在新区和乡镇区域投资,特制订三个档次的优惠政策。即:城区为一档次;新区和较边远城区为二档次;乡镇区域为三档次。收费标准分别为:一档次100元/m2,二档次70元/m2,三档次50元/m2,各类项目建设收费原则上不再减免,但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由市发展计划局提出具体减免意见,报请市领导批准后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免标准为投资亿元以上、对市域经济有支撑作用的项目,减免70%;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高科技、高税源、对市域经济有拉动作用的项目,减免50%;技资千万元以下、五百万元以上的生产项目和超千万元的非生产性项目,减免30%。同时,把41个部门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六项制度的具体承诺汇集成册,送到企业,并向社会公布,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走访调查的形式,监督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确保了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三)工业招商,盘活存量方面存在差距。
我区的工业招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闲置资产的工作中却还显得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盘活存量,实行资产重组,资本经营是阿城工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特点。他们把包袱变财富,从国有资本退出,实行强强联合、强弱兼并,资本运营效果显著。2000年阿城钢铁集团因管理和市场等问题,价值12亿元的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市领导为盘活闲置资产,多次带队去西林钢铁集团,经双方协商,与西钢集团联合成功,现企业运营较好,每年为地方政府上缴税金5000万元。2000年引进青岛啤酒厂出资11000万元收购阿城啤酒厂,现企业年利税较收购前增加近500万元。引进投资1.4亿元的哈市仁皇药业生物工业园区项目,盘活了原阿城糖厂闲置场地40万平方米。
三、几点建议
我们通过对呼兰利民开发区和阿城工业经济等方面的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我区下步工业发展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建议如下:
1、未雨绸缪,抓好工业发展空间的拓展。
针对我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实际,应做到未雨绸缪,尽快谋划辟建一个规模大、设施完备的工业园区,为我区工业长远发展提供保证。一是搞好园区的选置。辟建新园区的位置建议在青龙山、开发区三角地带或龙凤镇区域规划建设;二是搞好园区的规划。新的园区要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聘请有关专家为园区搞规划和论证;三是搞好园区土地的征用工作。在园区位置选定后,要借鉴利民开发区征用土地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实行土地预征制。
2、开拓创新,探索项目建设新途径。
我们应借鉴先进市县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通过改进项目审批方式等项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一是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三级包保,即自企业入驻起,形成区级领导包保项目、部门领导推进项目、工作人员跟踪项目的项目推进体系,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