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效果非常之好。南平市从1999年开始,先后下派六批科技人员共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累计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台州市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2005年累计完成700多个行政村的全面整治,其中市级以上示范村70多个,全市改水完成率达88%,改厕完成率达68%。综合所述,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讲实际、办实事、重实效,把好的思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把好的政策传送到农民群众中,把好的经验推广到建设项目中,用务实的工作作风保障新农村建设。
启示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操作性强的方案。赣州市出台的《决定》和《纲要》,明确了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标准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内容翔实,方法具体,便于实施和操作。所辖各县也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操作办法。于都县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以补代投实施办法,明确了具体的补助标准,如新修3.5米宽通村水泥公路每公里补助12万元,4.5米宽补助14万元等。南平市积极开展“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动物防检站、广电站、建管站、国土所、计生办、农机站、农技站、司法所、流通信息站、招投标委托中心等乡镇工作部门都采取集中、挂牌办公的方式,实行一条龙服务。台州市的各项奖励政策都是量化的,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中,每通过一个示范村验收奖励30万元,通过一个整治村验收奖励10-15万元。鼓励开发农业品牌,凡获得一个省级以上品牌认证的奖励5到15万元。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系统的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制定全面性、前瞻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实施办法,明确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机构、基本标准、扶持政策、实施步骤,用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引导新农村建设。
启示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奖惩分明的机制。赣州市委、市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区县(市)和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农工部参与,制定目标考评方案,不定期督导检查,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缓慢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促进了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南平市建立了市农村办、市委组织部、市直党工委、市文明办联合考评机制,对“互动联动”工作进行集中考核,对下派干部表现优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保护、调动了下派干部的积极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事求是地考核、评价各个部门和广大干部的工作业绩,有功必奖,有过必罚,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用科学的考评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迅速掀起建设常德新农村的热潮
三地建设新农村的氛围之浓,力度之大,步伐之快,效果之好,使我们产生了很强烈的紧迫感,大家一致认为,常德市要想在中部崛起中抢占先机,在全面小康建设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切实把领导力量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把资金投入倾斜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广泛动员,尽快启动,迅速掀起建设常德新农村的热潮。
1、尽快组建新农村工作班子。建议市里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分管党群和农业的副书记、市人大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市政府分管农业和规划的副市长、市政协分管农业的副主席任副组长,市农村办、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