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率80%,40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今的恩施,没有污水横流、泥泞满地,不见烟熏火燎、灰尘遍撒,取而代之的,是树荫夹道的公路网、清洁明亮的卫生间、灵便实用的沼气煲、和谐美观的家院,一部分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象重视城市能源建设一样重视农村沼气建设,象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经济更繁荣,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三、做好小池子这篇大文章
恩施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为目标,加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力度,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到2010年,全市沼气池总数达到30万个,占适宜户的30%;“三改”配套户达到24万户,配套率达到80%;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家园文明新村。
1.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抓好资金投入。沼气产业是一项投入较大的产业,必须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驱动“财政、项目、部门、银信”四个轮子一起转,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投入为先导。最基本的要求,各级沼气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也是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重不重视沼气建设的重要指标。项目投入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项目投入仍是沼气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支持沼气事业发展的有利机遇,优化项目,加强汇报,积极联系,勤跑多动,在争取国债项目上舍得花精力、下功夫,力争每年都有国债项目落户我市。部门投入为助力。发动机关干部和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沼气建设,特别是农村能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都要挤出一定专项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信贷投入为后盾。引导信贷部门加大小额贷款投放额度,重点扶持一批积极性高、资金不足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抓好综合利用。沼气是农业深度开发的一根重要纽带,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气建设的效益,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效应”。一是坚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猪牛羊+沼气+果蔬渔”等一些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使结构调整与沼气建设相互整合、相互配套、相互补充,通过沼气建设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进而又带动沼气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坚持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突出生态效益。解决好广大农村封山不封林的现实矛盾,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不反弹,就必须加强退耕还林地区的沼气建设。各地特别是山区县要集中力量,在连片造林区域加快沼气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三是坚持与文明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社会效益。在发展沼气的同时,要大力推行“一池多改”、“一气多用”,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综合进行房屋改造及道路、田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村能留住农民、吸引市民。
3.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是为民办的实事、好事,能不能把这件实事办好、办扎实,关系到政府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沼气建设摆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放到维护农村长治久安的大局中来考虑,把农村沼气建设抓紧抓实。一是领导到位。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沼气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完善队伍。原创:https://市县农村能源领导小组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