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巩义市根据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的要求和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投入多万元,重新调整、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几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体系配套、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吸纳力强、覆盖面广的市、镇、村城镇体系框架。该市竹林镇先后投入亿元,完善小城镇道路网络,城镇建成面积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平方公里,高标准建成了金融邮电大楼、竹林宾馆、居民住宅区、万吨水厂等功能性设施和集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等为一体的绿苑文化发展中心。镇区绿化覆盖率达以上,人均绿地平方米,农村改厕率达。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全国镇级仅有的家之一,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环境美乡镇家之一。
三、存在的差距
通过几天来的考察学习,大家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同时又看到了我们在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从实地考察情况看,长垣、巩义两地无论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素质、产业特色及品牌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已远远走在了前列,成为全省的领头雁,而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还处于起步始萌阶段。认真分析这种现状,我们与上述两地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早在八十年代起,长垣、巩义两地就敢于冲破体制和观念上束缚,鼓励群众大胆闯、大胆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五大召开后,两地都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实施“民营立县”、“民营立市”的发展战略。为了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大力弘扬干大事、创大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分别采取外出考察学习、外地挂职锻炼、政治上关心民营经济带头人、重奖优秀企业家和和纳税大户、组织论坛讲座、开展境外培训等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人们思想上对民营经济的传统偏见,打消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激发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多层次、全方位地营造敢干大事、敢创大业、真抓实干的发展氛围,真正使敢富、争富、领富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相比之下,我们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目前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求,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不高、信心不强,片面地强调政策、资源、区位、资金、技术、人才等这些非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总是怕这怕那,顾虑重重,不敢打破常规求发展,不会灵活变通寻出路,不善于创造条件大干快上,缺乏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造成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在我们的农民群众身上,长期受小农意识的影响,重农轻工、重农轻商,缺乏经商办企业的意识和经验,市场经济观念、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不强,宁肯守着穷日子,也不愿意去干一番事业、创一片天地。
(二)机制体制上的差距。为了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巩义市从九十年起就开始对本市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较典型的是一个总资产近十亿元企业,他们仅以亿的低价卖给了香港一家企业,充分显示了巩义市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胆略和勇气。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巩义、长垣两地都以提高企业素质为目标,积极在民营企业内部推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巩义市有多家规模企业总经理主动让贤,高薪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任职,实行专家治厂,使一大批昔日小打小闹的作坊式企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化的公司制企业。长垣县有多家企业广大纳社会贤才,大胆聘用专家人员担任总经理,大胆聘用战略策划人才组成智囊团,建立了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实现了制度管理、策略管理和科学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