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促使其开发更多的经济适用性住房和廉租房来满足进城农牧民的需求。二是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户建设的原则,在城镇区域内划出一定的土地,分户标准建成住宅园区,以激发大家投资建房的积极性。三是要为农牧民进城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重点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等方面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实现由“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人随户口走”向“户口随人走”,“先买票后上车”向“边上车边买票”的历史性转变。今后,我们要结合正在实施的“收缩转移”战略,重点对牧区的牧民实行分批次的一次性转移。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实行“三三三”制的发展方式,即三分之一的牧民转移到适宜地区从事种养业,促进传统畜牧业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移;三分之一的牧民加入城镇户,从事二、三产业或加入社保,为城镇经济的发展聚集人气;其他三分之一的懂经营、擅管理的牧民有偿使用退牧户和流转户的草场,实行保护性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实行“三三三”制,最终达到老年牧民入社保、中年牧民转产业、贫困牧民入低保、学生保入学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产业立城建镇,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经济力
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农牧区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只有繁荣经济,小城镇才能永续发展。与此次考察的四市相比,我旗的产业化可以说是相形见绌。虽然我们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大气候。今后,我旗要坚持“立足资源优势而不唯资源”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制定相适应的政策,推动一些产业在城镇区域内集聚,形成产业聚集区,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海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并整合口岸的贸易功能,力争把海镇建成商贸旅游名镇。德岭山要做好与工业园区的对接工作,要把镇区与园区的规划统筹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工业强镇。乌加河建成经济重镇,石哈河镇建成绿色产业特色经济镇,甘其毛道口岸建成西部地区向蒙古国开放的国际大通道。
(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促进城镇健康和谐发展
在城镇管理方面,今后,我们一是要严格规划管理。科学的规划一但通过,大家都要按规划办事,坚决杜绝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二是严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管理,加强维护、保养。三是严格市容管理。要树立“人人都是市容环境”的理念,教育市民从门店形象,垃圾处理、草木种植、街道整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搞好城乡社区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五是依法行政,抓好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