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架起了企业与农民、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遇到的买难、卖难和技术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密切了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莱阳市有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环节中来。龙头企业根据加工需要与合作经济组织签订产销协议,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生产协议,企业按协议购进,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纽带,将农户、基地与企业、市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实现了“双赢”。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又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莱州市正是抓住这一关键环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大培训、大开发、大转移”,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使其逐渐步入了规范化轨道,既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又减少了“农民”,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加速了农民增收步伐。
三、几点建议
学习借鉴胶东五县市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做好与临邑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加快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思想认识实现大的飞跃,在蔬菜、畜牧、标准化生产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咬定发展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胶东五县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原创:https://实现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主导产业。对已选准的主导产业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咬定发展不放松的精神,一届接一届,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时,借助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积极跑部进省,争取国力,一刻也不放松地把主导产业做大培强,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省、全国有位次的大产业。安丘市既没有交通区位优势,也没有先天自然资源优势,该市立足实际,把培植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建管并举,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选准了大姜、大蒜等农作物种植加工出口这一主导产业,全市上下齐动员,形成了发展合力,数年如一日,发展不放松,围绕这一主导产业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白芬子姜蒜批发大市场。围绕市场又建成了多家姜、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又辐射带动了种植基地的快速膨胀,从而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良性互动,使这一主导产业得以做大培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就我县目前而言,对已确定的蔬菜和畜牧这两大主导产业要从现在起,坚持做到加快发展、做大培强不放松,紧握接力棒,下大气力抓好规模膨胀,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一鼓作气,培植出在全省、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市场、大企业、大集团。做到换人不换思路,换人加快发展。围绕壮大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和新大新乳业两大“农”字号龙头企业,迅速膨胀奶牛和生猪养殖基地规模。围绕临南蔬菜批发大市场等个蔬菜市场的建设,加快蔬菜基地的规模膨胀,真正把两大主导产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二)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快蔬菜业的规模膨胀。寿光蔬菜生产的历程,充分显示出规模膨胀带来的可观效益。扩大基地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培植壮大龙头市场,龙头市场拉动蔬菜基地进一步膨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县政府尽早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