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求真务实之风,年轻干部应努力克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坐失良机的错误倾向,做到不懒惰、不赌气、不自满、不自卑。四是要积极向上。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现象,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片面认识消极现象,不掩盖自身的差距和劣势,要敢于应对挑战,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不受消极因素的干扰,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制,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有力保证。一要制定目标,分解任务。制定目标要责任明确、积极可汗,有刚性的标准,做到每项工作都有责任人,都有完成时限和标准,防上目标任务不明确,大轰大嗡吃“大锅饭”。二要及时考核,检查成效。对于各项工作的进展,都要有专人跟踪检查考核,随时掌握动态。考核要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三要兑现奖惩,奖优罚劣。对于各项上作结果.都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奖惩,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
三、廉洁自律,珍爱自己
要树立强烈的廉洁自律意识。广大组工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总体是好的,社会对这方面的反响也是好的。即便如此,由于组织人事部门是新时期廉政工作的重点,是群众监督的重点,在廉政问题上也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廉洁自律意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实实在在做事。为此,我们组工干部在勤政廉政优政方面必须要自觉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官本位向人才本位转变,二是由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三是由名利本位向为民本位转变,这是组工干部工作性质的要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是让群众看到希望的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处理好民、名、利三者的关系。民本思想与名利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我们组工干部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民本思想,淡泊个人名利,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上策。名与利是孪生兄弟,名实际上是没有装入口袋而撒向四方的利。综观中国历史,历代王侯多重名轻利。春秋时期的仲叔于奚,为得贵族马饰,不惜舍去价值连城的封土。晋丈公为安定周朝立有大功,而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以王的规格隧葬,但当时的周襄王没有允许他。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买官”现象,就不难理解名与利在多数人心中的权重,惟名者,为下策。为金钱而失名,即重利而轻名,得不偿失,下下策也。
筑起廉洁自律的“三道”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习惯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有的人习惯于勤奋、习惯于奋斗,也就习惯于成功;而有的人习惯于懒惰、习惯于无所事事,也就习惯于失败:更有的人习惯于不注意小节,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也就习惯于不公不正。现在有一种教育叫养成教育,认为要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除了要保持大节外,对生活中的细节也要重视,要分清是非,区别对待,避免被污染、被演变、被腐蚀。二是政策纪律防线。要严格执行政策,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做到坚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