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是干部教育力度还不够。离中央五年内将所有县处级干部轮训一遍、五年内县处级干部累计参加三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干部教育与工作实际仍存在距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还没有真正从机制上得到彻底的解决。
3、与先进地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好做法相比存在的差距
一是差额范围不大,用人竞争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现实中,选拔、考察领导干部,大多数还沿用的是等额模式。与部分省市实施的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四差”选任制度相比,我区在选拔任用干部的竞争意识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二是考评指标不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在增加有关人文、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建立新的评估体系,研究新的考评办法等方面探索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优胜劣汰的体制尚未真正形成。三是引咎辞职未显,干部“能下”的新思路有待进一步实践。2003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失职官员的追究力度逐步加大,责任追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我区尚未出现“问责风暴”推动的引咎辞职事件,这不是说没有问题,只能说明我们对引咎辞职这一“下”的新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四是培养锻炼不力,增强能力的新途径有待进一步探索 。由于编制紧张、锻炼岗位偏少等原因,干部的培养锻炼在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干部在本单位或部门交流任职的机会少,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有的干部交流速度太快,导致一少部分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考
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符合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时代和人民的新需求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根据全国全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的精神,结合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健全完善发现、选拔、培养、使用、考核、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机制和科学方法,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整体联动,相互协调,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1、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谋划。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放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来思考,放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状况下来思考。要以世界眼光来看待,要用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来谋划,从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式转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上来。
2、要区别不同类型来变革。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的总要求,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不同的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针对这些不同要求,围绕区委提出的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五种本领”,区别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改革。
3、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