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单位协商,在施工单位中组建1个临时党支部、6个党小组。对社区内从事服务业的流动党员,社区党委采取相对灵活的管理措施,将他们逐个登记,编入相应党小组。临时党组织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党的文件,开展党的活动,协调解决流动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设立再就业服务站管理下岗职工党员。社区党委对现有68名下岗职工党员,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双带”活动,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带头就业,同时带领其他下岗职工再就业。四是创办“党员之家”管理离退休党员。为方便离退休党员开展活动,社区党委专门建立“党员之家”,购置了电视机、影碟机,订阅党报党刊,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根据离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和文化程度,社区党委还推荐他们担任门栋党小组长、门栋关照员,建立了老年大学,组建了老年护绿队,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市*区以社区“三大行动”(党员“*小组”社区服务行动、党员再就业双带行动、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全体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在全区建立了以党、团员为骨干力量的社区“*小组”,通过对口走访、结对帮扶等形式,热情为社区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军烈属、孤寡老人及其他弱势人员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二是开展党员再就业“双带”(下岗职工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行动。其一,各社区建立“双带”行动服务站,对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职工进行登记,建立就业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其二,利用辖区内学校、市民学校、培训机构等社区资源,建立“下岗职工党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并结合市场需要和党员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以转变就业观念和增强再就业技能、本领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其三,逐步建立社区下岗职工党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网络,及时为下岗党员、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就业需求等信息;其四,创办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带领和带动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三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主要采取“三卡一评”的方法:首先,党员领导干部填写登记卡,到社区党组织报到,社区党组织建立档案,实行有效管理;其次,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社区各类活动的情况及表现进行记载,并定期向街道党工委和区委组织部进行反馈;其三,建立在职党员领导干部社区评价机制,区管在职党员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提拔任用、评先表彰以及民主评议等工作,必须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要求区管干部监督工作“五进社区”(身份进社区、考核进社区、考察进社区、评先表彰进社区、监督信息员进社区)。
*市*港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社区党员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制度,通过采取在职党员回社区党组织报到的办法,建立了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双向联系制度。社区党组织每半年向单位反馈一次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二是建立党员志愿者制度,在离退休党员志愿者中实施“余热”工程。通过开展义务治安巡逻,帮教转化失足青年,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消除居民群众的隐忧,保持一方平安。在在职党员中实施“志愿”工程,该区已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00余个,参加党员达2800多人,有4000多人次的在职党员利用工余时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在下岗职工党员中实施“双带”工程,以全省再就业明星*为代表的500多名下岗党员带头再创业,并带领6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三是建立党员报告评议制度,要求每名党员每年都要在支部大会上报告自己一年来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并组织居民群众代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