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来加以印证,语言不生动,欠活泼,值得回味咀嚼的地方极少。
5、格式简单呆板、不够规范。只强调材料大框架的完整,平均用力,而在一些具体内容的描述上则重点不够突出,该表述的不表述,该详细的不详细,考察材料中能真正体现干部个性特长的内容较少,工作简历、奖惩情况却占了很大篇幅,测评情况和推荐情况以及学习情况等应该说明的内容却有时被疏忽。
二、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简析
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从考察者这一考察主体角度来分析和把握,影响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考察主体主观努力不够。考察者对考察材料在干部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把考察材料的撰写作为一种程序上的完善,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考察时蜻蜓点水走过场,撰写时满足于一般化的应付,凭大体印象和现有的“经验框框”拼来拼去,只能是一份内容平泛的“大路货”。加之日常具体事务性工作较多,平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考察材料的撰写质量主动研究不够,思考不深。
2、考察主体思维层次不高。考察者由于自身思维层次的局限和对基层工作情况的不熟悉,对如何把握考察的切入口和重点心中无数,对问题的关键考准考实办法点子不多。考察中,遇到问题抓不住症结的关键所在,在外围兜圈子多,难以深入,使整个考察只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3、考察主体分析能力不强。习惯于对考察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满足于考察材料与考察对象之间机械、直观的“形似”,对考察中取得的素材不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辩证分析,考察中有时忽视少数人意见,有时则过分强调少数人的意见,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存在“一人说了听、二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现象,往往人云亦云,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仅仅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对考察情况的把握不能历史地进行分析,把过去的表现与现实情况割裂开来,把阶段性的东西看成是一贯的表现,缺少科学性思维,使评价失真、失实、失准。
4、考察主体文字底蕴不厚。语言驾驭能力不强,有的“茶壶有饺倒不出”,内容表述辞不达意,评价不能准确到位。有的习惯于“八股式”的文风,拘泥于固定格式,甚至为了完成一定的文字数量要求而生搬硬套,不能运用生动传神富有特色的语言,在考察材料中以性格反映德才,将性格融于德才表现之中。
三、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基本对策
干部考察材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察者是否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取决于考察者能否运用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与手段去全面地掌握了解情况,取决于考察者是否具有辩证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与水平。当前,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可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