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北地区学习考察体会
数迅速扩张,乳业异军突起的功效。
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据我了解,包头市在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宴请各旗县区委书记、旗县区长,每人桌前一头奶牛的模型,下压本旗县区当年奶牛增长指标,饭后就按照指标抓落实,年底考核达不到目标者一律免职。包头市干部群众称这是“鸿门宴”,包头市领导称这是“要牛不要人”。
二是奶业的发展特别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呼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主要是依靠伊利、tcl内蒙古分公司、蒙牛、金宇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可以说,乳品加工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壮大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为了加快奶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市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在推动奶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从起步发展到确定“奶业兴市”战略,直到提出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这样一个构想,主要是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产业化带动等多种办法来推动奶业的发展。机械增长,大量购牛。农户购牛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出一点、金融部门贷一点、农户个人拿一点的方式解决,所欠资金用奶款扣回。
这种以工搞农发展乳业的做法,充分调动了牧户的养牛积极性,奶牛增长速度直线上升。呼和浩特市出现了农户养、干部帮、大户带、抓小区、建市场、搞股份,联合建托牛所的局面。2008年初,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栏头数猛增到22万头,增长了56.6%,鲜奶产量已突破64万吨。2001年底,包头市奶牛存栏头数仅有1.8万头,到了2008年就猛增到9万头,增长了5倍。鲜奶产量的快速增长,支撑了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持续扩张。
(五)优化环境,聚财兴业
西北地区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用发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优化环境成为干部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自觉行动。营造出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携带项目前来安营扎寨,汇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了聚财兴业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为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发展环境的优化者和宏观服务的提供者。
二是制定并实施优惠政策。西北各市县都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土地出让、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内容在内的一整套、比内地更优惠开明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营造政策洼地,吸引投资。政府做到诚信守诺,说到做到。特别是重奖引资者的规定,很有吸引力。
三是特事特办。对于那些对本市经济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则实行特事特办。市里组织专门班子帮助业主落实项目,市主要领导亲自出马抓。呼和浩特市规定市委、市政府领导重点抓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