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考察材料 >> 正文
赴西北地区学习考察体会

证了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西北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导和带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搞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项目挂帅,园区领跑
    由于西北大部分县市都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来拉动。因此支撑西北六市工业强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一批又一批的工业项目,而各种类型的园区又是支撑六市工业强势发展的增长极。以重点工业项目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工业园区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争取和实施一大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业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构成了西北工业发展的共同特色。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靠项目扩张工业总量。在通过深化改革,搞活存量资产,推进破产重组,转制出让、技术改造,让原有企业焕发生机的同时,都紧紧围绕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上项目,而且重点选择能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对本地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并主要依靠这些项目加速扩张工业总量。截至2008年,呼和浩特市共规划实施了62个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2本资料权属严禁复制剽窃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0多亿元,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77.2亿元,利税84.58亿元。包头市共规划实施了160个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08.6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2.32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839.57亿元,利税169.55亿元。两市新上项目中,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超大型项目明显居多。如包头市的东方希望集团稀土铝电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到2008年将形成年产100万吨稀土合金铝及240万千瓦自备电厂的规模,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届时包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铝业基地。这个项目,实现了由煤到电、由电到稀土电解铝的产业链条拉伸,而且通过煤到稀土电解铝的转换,增加值可达到20倍。
    二是全社会搞项目。这也是在这次考察中我感触最深的内容之一。在西北几乎是人人谈项目,人人引项目,人人跑项目,人人落实项目,也可以说是全社会搞项目。西北地区的群众都能用项目说生活的变化,干部谈经济工作都是讲项目,党委政府评价干部也主要是看项目。首先,政府支持搞项目。做到实施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保证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开工、投产、达效。其次,各级干部用主要精力搞项目。我们接触到的干部都具有较强的项目对接能力,大都是开发项目、论证项目、争取项目、操作实施项目的行家里手,能够耳熟能详地讲项目、评价项目、构想项目。再次,民间涌现出的项目经纪人对项目的顺利推进,功不可没。
    三是园区成为增长极。仅呼和浩特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0多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都沿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分布,已初步形成工业经济聚集带。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西北工业的新增长极。随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功能的日臻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多和达产扩能,西北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
    (四)以工搞农,乳业突起
    与以往不同的是,依托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西北地区是用工业思维来谋划奶牛业发展,以工业化提升奶产业,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行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收到了奶牛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市党政代表团北上学习考察综述…
       我市党政代表团北上学习考察综述…
       我市党政代表团北上学习考察综述…
       对同志考察材料
       教育系统党员考察材料
       市政处领导班子考察材料
       教师自我评价
       参加红色之旅感想
       税务所科员考察情况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调查
     
    纳税服务演讲
    农村党员心得体会
    法院工会度总结
    大学生村官任职实践感想
    大学新生学习委员班级工作总结
    物价局优化价格环境计划
    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学习动员阶段小…
    七夕情人节短信
    争做合格家长征文稿如何培养孩子…
    市工商局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施办…
    西北市场调研报告
    东北地区村级领导干部现状调
    东北地区村级领导干部现状调
    西北地区考察报告
    赴西部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到达
    领导讲话赴西部服务大学生志
    企业相声剧本东南西北赞工厂
    考察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