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考察材料 >> 正文
赴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察体会

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如东莞市,130多万人,gdp从1978年到2002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gdp达到了6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居民存款1000亿元,人均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近

8000元;像南海区,108万人,面积1100平方公里,2002年gdp达439亿元,人均4万多元,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800元,城镇居民收入15329元,列全国百强县之首。同时,这些地方干部群众的观念新,经济发展的特色突出。如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不论是市县区,还是乡镇、村,都建有工业园区,并且园区建设正在转化升级,由粗放到精细,由无序到有序,由低水平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跨国公司不断涌入,外向型经济生机勃勃。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小而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如中山市古镇灯饰品,形成了大市场,相关企业全镇达3000多家;顺德陈村镇的“七巧”花卉是一家

台资企业,已成为国内国际花卉销售基地;佛山的陶制品已占全国销售量的四分之一。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他们率先实行政务公开,下放审批权限,完善行政审批中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招商引资政策活。如珠海市在引进中山大学等名校时,政府除无偿提供土地外,每年还拿出4000多万元补助到珠海办学的教职工;深圳市对高新技术产业引进给予每平方米建设用地补助300-400元;深圳皇田机场现更名为宝安机场就是根据港台投资商的要求而更名的,足以说明政府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的诚意;东莞、深圳等地充分发挥沿边、沿海、侨乡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企业。目前,东莞市民营企业达18万户,占全市企业的85%以上,深圳的民营企业占60%以上,南海区的软件科技园民营企业占87%以上,像珠海的格力集团、惠州的tcl集团都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珠三角”经济的主体。

  三是城市建设标准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建设上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文化品位”,所到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山青、水秀、城绿。如珠海、中山、顺德、南海等地城市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管理严格规范,道路宽广、绿化面积大、亮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文化品位高。

  二、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香港考察学习培训主要收获及体会
       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纪实
       总会计师考察材料
       行政领导考察材料
       企业党委书记考察材料
       扶贫开发成就辉煌
       赴广州上海江浙等地学习考察电视…
       推进三化战略流动现场会华容现场…
       中学教师入党考察总结
       考察归来员工大会讲话
     
    安康杯有奖知识竞赛领导致辞
    医院发展人事改革总结
    电信营业部领导竞职演讲
    共青团县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第二次…
    计划生育会上主持词暨小结讲话
    有关学校卫生意见
    广电党员创先争优演讲稿
    新农合工作安排意见
    商务局度档案总结
    工商系统创先争优个人申报材料
    赴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察的几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档案局长联席
    区委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
    考察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