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成就辉煌
继南昆铁路贵州段建成后,株六复线、内昆铁路贵州段和水柏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通车,渝怀铁路贵州段施工顺利。株六复线和内昆铁路通车后,贵州铁路运力由4000万吨增加到11000万吨。继铜仁支线机场去年通航后,黎平、荔波、兴义、安顺等机场正在加快建设中。
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项目扶贫
“十五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贵州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资金91.67亿元,共实施6427个扶贫项目,累计扶持农户达395万户次。同时,各地改变救济式扶贫的做法,突出重点,实施项目扶贫,建成一个项目,带动一片农民脱贫。
1999年以来,贵州实施的西部大开发项目70%安排在贫困地区,共改造
这个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既缺土又缺水。为此,各地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大搞“坡改梯”与小型水利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坡改梯”520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57万亩,退耕还林200多万亩。
这个省针对工程性缺水严重的情况,已开工建设遵义南部灌区等一批中型水利工程,加快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大规模实施“渴望工程”,3年建成13.9万个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解决了330万人的饮水困难,被广大农民称为“德政工程”。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脱贫步伐
在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贵州每年要挤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技术骨干培训、科技知识普及培训和“绿证”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各地兴办了一批水稻、玉米、油菜、果园等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和猪、牛、羊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群众提升科技水平。思南县塘头镇一带2万多农户,依托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建立的5万多亩油菜制种基地,走出了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路子。油菜制种每亩产值500多元,比普通油菜高1倍以上,加上油科所制种投放给农民的报酬,当地农民每年共增收5000多万元。
依靠社会力量,发挥整体效益
几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先后有13个单位的129名
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