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出交通费的三分之一左右用于修车,也就是商品服务支出的4%左右是修车费。维修费作为生产性相对不强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比例如此之高,不合理的从这个角度看,买车不如租车合算,车辆维修由政府部门管理,不如外包给车辆租赁商来管理,这样会大大减少修车费用。
说明从数据来看,燃料费与单位在职人数强相关。单位在职人数多,车辆使用水平就高。实际上,经计算,燃料费、维修费与车辆数的相关系数值,比燃料费、维修费与在职人数相关系数值更高;维修费与在职人数中等水平相关,与车辆数强相关,与燃料费强相关,其中维修费与燃料费的相关系数值大于其与车辆数的值。车辆使用水平越大的部门,相应的维修费就越高。这一结论得到数据的支持。
所以降低交通费支出应当从两个重点方面着手:一是控制部门的车辆数;二是尽量减少车辆的使用。其中控制车辆数是降低燃料费和维修费,所以。进而交通费的首要因素。
减少车均燃料费差别就有效减少了车均使用水平不均,交通工作需要能满足(车的数量满足工作需要)前提下。使车辆过度使用现象得到缓解,也杜绝了车辆使用水平不高,闲置浪费现象,减少了对车辆购买的需求。对节省交通费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实际操作中打破以部门使用、管理车辆的分散模式,除少数专车外,实行车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提高了车辆平均的使用水平,也减少了购买新车的需求。
行政单位招待费支出最多。经计算,招待费从数据上看。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招待费与交通费中的燃料费呈强相关关系,这说明,控制交通费对控制招待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计算发现,事业单位各单位招待费与各单位在职人数呈现强相关性,这说明,事业单位招待费的支出更多地可能是内部因素作用。
招待费多少更多由人的主观意愿,通过数据分析看。以上几个要点无一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应当制约这种消费倾向。可以借鉴某省市的一些做法:比如招待饭店定点招标,并予公开,并规定包间消费上限,包桌消费上限等等。
可以总结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教育单位商品服务支出的很多不同之处,从数据来看。表示了不同支出“文化”
商品服务支出的各项支出规律性不强,行政单位使用了大部分的行政资源。除交通费外,很多支出项目与在职人员数不相关,体现了行政单位商品服务支出人为主观的因素更多一些。
除办公费外,事业单位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商品服务支出各项支出可以从在职人员数上寻找规律。很多是与在职人数强相关。
支出的可预期性强。所以教育单位的预算执行上,教育单位商品服务支出规律性很强。一般性支出上很少发生追加指标。
固定资产支出分析:
笔者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中调研发现,政府机关每年要发生大量的政府推销支出。很多单位购买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固定资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资产使用率并不高,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状态。这些资产属于高科技产品,技术淘汰速度很快,更好的产品日新月异。会计核算上,如果依照市值来核算资产,其价值实际上是不时下降,这其实也是变相的一种国有资产流失。
像此类使用率不高,笔者认为。专业性不强的固定资产,完全可以由内部调剂调拨使用,或从外部租赁使用,没有必要花大笔资金去购买。这样从固定资产角度也能减少行政本钱。
对于降低行政本钱,综合以上分析。简而言之可以从控制工作人数,控制车,控制固定资产购置,改变政府机关消费文化等几个方面入手。
从上述分析,法治原则。政府机关的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