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
3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针对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积极培育、改造和提升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末,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35。
第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增加农业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化农村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期间,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届工业,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工业,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产品升级换代为主的轻纺工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培育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把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改造提高钢铁、建材、医药等行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创汇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着力发展成长性强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比重。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尽快把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发以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力争“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2008年达到630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
二是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推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价格、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加速转移和高效后勤服务社会化需要,兴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多规格、多档次的公寓式住房;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