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发言材料 >> 正文
组工宣传信息调研会议汇报发言材料

  全县组工宣传信息调研会议上的发言
  今年,我院在组工信息调研工作方面主要抓了三点:
  一、明确工作思路。我院党组一贯注重宣传信息调研工作,把该项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为切实抓好宣传信息调研工作,我院创造性地开提出了"围绕中心,打牢基础,重点突破,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即始终坚持以审判执行工作为中心;"打牢基础",即着力抓好人员素质、制度建设、网络建设等基础工作;"重点突破",即争取在提高工作信息、宣传稿件、调研文章质量上不断取得突破;"规范发展",即推动宣传信息调研工作整体走上规范化道路。
  二、构建快速通道。为确保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及时高效,我院一是充实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力量,扩建网络。除在院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外,要求各部门设置一名干警担任本部门联络员,并要求联络员向院办公室及时报送各类工作信息、宣传稿件和调研文章。形成以办公室为核心,各部门联络员为依托,上下联动,反映快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联络网络。二是不断完善信息传输手段。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院党组安排专门经费,为办公室配备了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并为办公室电脑上宽带,实现了网上上报信息、网上投递稿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坚持多策并举:一是一票否决。对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和个人取消年终评先资格。二是目标治理责任制。将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列入全院目标责任治理,实行位次考核。三是一把手负责制。对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院长亲自抓,主管领导重点抓,领导班子一起抓。四是量化分解制。工作任务实行量化分解,责任到庭、责任到人。其中院班子领导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完成1篇中心级或2篇省级工作信息、宣传稿件、调研文章,同时负责督促检查所分管部门的宣传信息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五是建立大格局。要求各部门设置一名文化素质高、理论水平深、文字功底好的干警担任本部门宣传信息调研联络员,联络员要定期向院办公室、宣教科报送调研文章和宣传稿件,及时上报各类信息。六是与晋升相挂钩。实行宣传信息调研任务完成情况与晋级晋职相结合。凡书记员晋升助理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晋升审判员,审判员晋升副庭长,副庭长晋升庭长,以及其他需要晋升的,应当在一年内有一篇以上在省级媒体上刊发的宣传信息或调研文章。七是奖励制。对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实行奖励制度。凡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采用的,分别按照每篇400元、150元、40元的标准予以物质奖励,并在年终评先、晋级晋职时优先考虑。八是定期通报制。对各部门宣传信息调研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季度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各部门平衡发展。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截止7月21日,我院共编发信息190期,被上级采用177条,其中国家级1条,省级11条,市级85条;共发表稿件211篇,其中国家级23篇,省级121篇,市级67篇。
  工作中,我们深深地

体会到:领导重视增动力,是正常开展宣传信息调研工作的前提;创新机制添活力,是推动宣传信息调研工作规范发展的要害;打牢基础挖潜力,是不断提高宣传信息调研工作水平的根本。


《全县组工宣传信息调研会议汇报发言材料》,欢迎阅读全县组工宣传信息调研会议汇报发言材料。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工商局长汇报发言材料
       县水务局长汇报发言材料
       邮政局长县邮政会发言材料
       镇县九届七次全委会议交流发言材…
       区委办支部先进性教育发言材料
       公司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党章知荣辱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项目经理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发言材料
     
    公安部门规划
    电力局党委要点
    教师三年发展计划
    婚礼致辞婚礼领导贺词范例
    化学公司中外合资企业领导讲话
    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民生与和谐社…
    实验小学图书馆总结
    公司生活用水电费治理制度
    推进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见
    培养选举女干部调查报告
    加强大组工网运行管理办法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生殖健康宣传工作方案
    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工作方案
    普通话宣传周工作方案
    党廉建设宣传实施工作意见
    惠农政策宣传活动安排意见
    统计法宣传活动方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公共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
    发言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