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务局长汇报发言材料
础条件,和老百姓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以及扩种水稻的迫切需要。终于执着之心,打动了省水利厅王铁牛副厅长,连续两年安排我县民办公助水利项目资金165万元,为5个乡16个村扩种水稻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仅2005年来
,就争取节水、饮水安全、民办公助等国家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为我县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十二年来,*县共争取国家水利项目46个,资金近亿元。科学规划,争创一流,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科学治水,不仅靠干劲,还要靠聪明。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决不乱花一分钱,也是我们十几年来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治涝是我县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而孟楼河又是我县排涝的“大动脉”,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3。但以往由于资金限制,孟楼河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在群众中就有“孟楼河越挖越浅”的说法。果断改变这种局面,对孟楼河进行疏浚。资金困难怎么办?假如全断面开挖,需1000多万元,在中间挖沟,机械下不去,最终确定利用长臂挖掘机,采取两边挖子沟的方法,扩大过水断面,确保了涝水畅通。再次我们在孟楼河与总干排沟交汇处修建了钱樊江拦河闸,原来按流域汇入孟楼河的凌花店沟的涝水,改道直接入总干排沟,缩短了入金堤河的排水距离14公里,减少了孟楼河的排涝压力,经运行效益十分显著。接下来,又对全县的10条骨干排沟进行了彻底清挖,对全县69处8.5万亩涝挖片,通过田间工程配套和调整种植结构两条途径进行了有效治理,全面提高了排沟的排涝能力。2005年,*县的降雨量在与2004年相当的情况下,内涝面积仅6000亩,与2004年相比,实现减灾效益2亿多元。
年年有提高,年年有新品,年年有特色,是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县连续十二年夺得红旗渠精神杯的要害所在。我们按照渠沟路林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筑渠挖沟、修路植树,高标准建设节水示*区,在22万亩农田上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沟相连,一路一沟一渠两行树的独创模式。2003年12月时任市水利局局长王太成同志带领五县两区水利局负责人来*县检查“杯赛”工作时,对我县孟楼乡高效节水示*区赞不绝口,他说:*县节水示*区既是水利的亮点,也是农业、林业的亮点,要求五县两区水利局观摩学习。同时,我县的节水示*区还得到水利部农水司、省水利厅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得以推广。
为确保工程质量,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制定了定任务、定标准、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落实责任制的“五定一落实”机制,确保了各项重点工程高标准完成,如2004年的濮城镇节水示*区建设,李兆印副局长带领十几名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深入群众,铺工放线,指导施工,及时解决占地赔偿问题和群众工作,顶风冒雪,吃住工地,大干一个冬天,高标准完成当年建设高效节水示*区任务。目前,我县已建成高效节水示*区22万亩,该工程已成为我县连年“夺杯”的亮点工程。
心系民生,以水为家,大力发扬水利行业精神
回顾我们多年的奋斗历程,之所以十几年治水不辍,支撑我们的是心系民生的情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面对困难和挫折,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毅力和韧劲。
2004年冬,县委、县政府决定疏浚孟楼河,经过招标选取8个施工单位,动用16台大型挖掘机同时施工,当时,正值隆冬,下了一场大雪,气温零下9度,河面结了厚厚的冰,虽然天气严寒,挖掘机仍能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功,我局组织了42名工程技术人员,白天破冰测量,晚上绘图计算,次日上午8点将结果反馈给各施工单位,
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