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
力。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4名,比上届减少179名,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2,比上届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实行“三推一定”办法培养发展农村党员。即:在确定发展党员培养对象时要事先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群团组织推荐,然后由支部作出决定;同时,在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转正三个环节上都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度测评。实行“三推一定”,实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发展党员领域拓展,解决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问题,纠正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熟悉偏差和不正之风,消除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对待入党的顾虑,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量质并举。1999年全县农村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238份,2001年实行“三推一定”后,共收到入党申请书3559份,是实行“三推一定”前的2.87倍,其中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2288人,占64.3;经济能人1655人,占46.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55人,占73.1。2002年和2003年每年收到的入党申请书均在2000份以上,拓宽了农村党员发展的源头。实行“三推一定”后,全县共消除发展党员“重点村”73个。
3、狠抓后进薄弱村的整顿。我县已连续五年实行了县乡领导挂钩联系后进薄弱村制度,每年都要倒排出30个左右的村进行集中整顿。对少数经济落后、矛盾突出、影响面大的“重点村”由县里派工作组蹲点整治,如98年县委派出40名干部到4个贫困村进行为期8个月的蹲点扶贫;去年县里又确定了7个经多次整治仍无明显成效的“老大难”村,派工作组进行3个月的集中蹲点整治,围绕“解难题、强班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后进村的转化工作,整治工作了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县里又倒排出30个后进村列入开展“先锋工程”建设要重点整顿的村。
4、全面开展“百员千课”活动。从2000年底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员千课”教育活动。“百员千课”即百名教员到乡镇和村上千堂党课,县委成立讲师团,由25人组成,每年直接到乡镇为机关党员干部巡回现场讲课;乡镇成立教员队,由200名干部组成,负责到村为党员上辅导课。“百员千课”活动讲课内容主要围绕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农村法制和农业科技等四个方面。至今讲师团和教员队共累计到乡镇机关讲课150次,到村里上课3500多次,接受党员群众咨询800多次,为党员上现场示范课270堂。
5、开展村级规范化建设。一是实行村主职干部补贴统一考核制度,健全保障机制。对村主职干部补贴实行年核定制和最低保障制,2003-2004年全县村主职干部最低基础补贴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2003年县财政安排40万元用于全县村主职干部基础补贴和奖金补助。二是全面推行村会计代理制,健全财务监督机制。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进行,在去年5个乡镇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分两批推开,目前21个乡镇已全部实行了村会计代理制,县里划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电脑、档案铁柜等硬件设施补助。三是实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健全工作责任机制。要求村支书、主任要与乡镇党委签订创业目标责任书,并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承诺,其个人一次性向乡镇党委交纳一定数额的任期内岗位责任承诺金,年终进行评议和考核。四是实行联户议事制度,健全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主要是对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分类归位和设岗定责。即将党员和村民代表依其个人特长或工作需要,按“线”划分成若干个服务小组,并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联户”进行“块”的责任区包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