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制度、干部联系基地、干部为民办实事认可制度、办公无休日、一个窗口办事和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大胆探索转变干部作风的新机制。五是推行农民例会制度。针对平时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少,了解民情少、沟通感情少、政策宣传少、提供服务少等实际,常山县推行了以“听农民意见、与农民交友、帮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为宗旨的农民例会制度。例会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通报乡镇近期的工作重点,并就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送去发展致富的项目以及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六是推行乡镇主要领导任期工作目标承诺制度。由乡镇主要领导在换届后就本乡镇三年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思路进行公开承诺,汇编成册,并由电视台制作录像向全县公开承诺。
3、认真贯彻《条例》,加强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部门领导班子调整为契机,加大“三类”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今年4月开始的部门换届,共调整提拔干部116人(新提拔49名)。我们以这次部门换届为契机,加大对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目前全县412名县管领导干部中,30岁以下25人,35岁以下的75人,40岁以下的198人,其中部门班子中有31的班子配备了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共28人),另外还配备了女干部35名(其中正职7名,副职21名,委员7名)、党外干部8名;21个乡镇班子中都配备了35岁以下干部(共47名)和女干部(共25名,其中正职5人,副职20人),党外干部2人。二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针对部门换届后后备干部比较缺乏的实际,今年在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下,通过组织推荐、笔试和考察等共选拔了200名县管后备干部。同时,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和分类重点培养,有意识地安排后备干部参加芙蓉水库移民安置、农村后进薄弱村蹲点整治工作组、村委换届选举以及抗非等工作难度较大工作组的实践锻炼。三是制定了人才强县战略。今年上半年,分别就三支人才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对策措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人才工作任务,制定了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措施,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10月份县里还评选表彰了19名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4、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一是全面实行领导干部任免票决制。在2001年干部任免试行常委会署名票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去年和今年又全面实行了干部任免常委会无记名票决制。自实行这一制度以来,已对172名干部的任免全部实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全部一次性通过。二是多形式开展公开选拔活动。采取“双推双考”、“一推双考”等多种方式公开选拔部分副科级领导干部,如去年拿出了8个副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同时,将公开选拔这一形式延伸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去年推出部分乡镇团委书记和妇联主席的岗位面向全县进行公开选拔。三是实行领导干部重大问题定期报告制度。从2002年执行情况来看,共有58个县直单位和21个乡镇的416位县管领导干部按要求对个人重大问题和收入情况进行定期报告,其中有198位领导干部对213项个人重大问题进行了补报。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在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6个村支部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1;338个村委会进行了公推直选。通过换届,共选举产生村支委996人,其中支书339人;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335人,委员739人。通过换届新一届村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