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底遏制违法用地行为,确保节约用地、合理用地与发展经济同步发展,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中心提出的科学发展,平衡发展的宏观调控策略,结合本镇的实际,拟订了以下几项措施着力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新的共识
大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中土地治理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镇村干部和
企业业主不了解土地政策,不了解国家对土地治理宏观调控的措施,以及片面强调解放思想,不顾大局,盲目突破用地政策,钻用地空置的想法和做法,加大对干部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正当的违法用地用地设想及时予以教育和制止。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以保护耕地光荣,破坏耕地为耻”的主题宣教活动,倡导“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使耕地保护工作形成强大的组织基础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调节利益分配机制,切实保护耕地
种地农民与非农人口的受益差距是耕地难以得到保护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利益调节机制通过国家宏观手段,实现公平分配,缩小利益分配差别,从本质上消除耕地流失的经济驱动力,是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1、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被征地农民享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经及义务教育等。
2、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3、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也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资,有效地改善耕作条件、质量、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田产出,增加农民种田收入。无利可图的土地是无人问津的,产出效益的增加才会将农民留在耕地上。当务之急是对敏感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利益调节。
三、建议上级政府要规范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
基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参与宏观调控,即“凋节”,不是直接招商或投资。根据土地治理法的规定,政府的责任是保护耕地,假如政府直接招商,甚至帮助企业征地乃至再给一些用地上的优惠政策,政府行为就会变得随心所欲,土地治理部门执法,遏制违法用地就是一句空话。
四、明确责任,严格执法
今年来,我所在国土资源部查处违法用地的执法风暴浪潮中,主动自查,对我镇近几年来发生的末批先占、少批多占、擅自改变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的一个不漏的清查,健全了土地执法监察网络。采取拆除与处罚相结合,处里事与处里人相结合的强有力措施严格土地执法。
1、健全了执法监察网络。2006年4月份,市国土资原局召开的执法监察工作会议后,我所建议镇政府成立了土地巡查专业队伍,成员有国土、城建、环保、公安、供电等单位人员组成,环保助理任组长,确保每对全镇拉网式检查不少于三次,各单位相互配合,共同把关,供电部门必须凭用地许可证方可接电。同时,各村还配备了兼职土地信息员,构建了镇村监察网络,做到“地动我知”,实现了对土地违法用地行为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监控和查处。
2、严格责任考核。根据上级关于各级政府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相关规定,镇政府与各村、居责任人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和违法用地监管目标责任书,并纳入了政府与各村综合考评工作之列,实行年度考核。国土资源所采取分区划片、责任到人的工作体制,明确所内工作人员与镇村两级分工土地治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建立工资与实绩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奖惩到人,杜绝了新的土地违行为的发生。
3、严查土地违行为。全镇共查出历年来各类土地违法案件94宗,占地面积1400亩,其中,占用农田保护区面积141.145亩。按照土地治理法的规定,逐宗地的做了严厉